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侦探推理 -> 游戏王者

正文 第八十四章 董相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废物!都是一帮废物!”

    啪!

    伴随着一块明显价值不菲的美玉在地上摔得粉碎,一声怒喝响彻在大殿之上。

    原本就寂静无声的大殿中因为这声爆喝变得更加针落可闻。

    “华雄这厮居然在阵前被人砍了脑袋!咱家要灭他的九族!”那个声音接着喊道。

    没有一位文武官员敢在此时出言劝说,生怕自己成为对方宣泄怒火的出气筒。

    ……

    时间已经来到了联军攻打下汜水关的三日之后。

    那名原本在汜水关统领一切的副将此时正瑟瑟发抖的跪在正殿当中,他刚刚将几日前发生在汜水关城墙上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禀告与陛下听言,秉承着王大人曾经跟自己的交代,一切罪过都向已死的华雄身上推,如实的报告敌人攻城时的军力分布,另外凸显守城西凉军的死战不退。

    的确是死战不退,想必那些留在虎牢关的守军,现如今无非有三个下场,一是被敌人歼灭,二是在自己离开虎牢关后放弃抵抗被俘,三是溃逃被敌人追击消灭。

    自己离开虎牢关的时候,守城的兵士大概还剩下五千人,想来自己刚到半路的时候,这座屹立在洛阳东边的天谴,就已经被敌军淹没了吧。

    这位副将身体颤抖,并不是因为坐在正殿上方那个年幼的皇帝。

    因为那个皇帝此时和自己一样,也在这几声怒吼中身体微微发抖。

    汉献帝刘协,此时还是个少年模样,看起来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宽大的朝服穿在他的身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大概是电视剧中为了好看,皇帝接见百官之时皆头戴冕冠,在实际的历史当中却非如此。

    冕冠是古代中国礼服中搭配冕服的冠式,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

    冕冠主要有六种样式: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合称六冕。六种冕冠的功能、形制有别。大裘冕用于帝王祀天;衮冕用于帝王祀祖;鷩冕用于帝王和百官祭祀先王,行飨射典礼;毳冕用于帝王和百官祭祀山川;希冕用于帝王和百官祭祀社稷;玄冕用于帝王和百官参加小型的祭祀活动。

    日常在朝会或接见百官之时,皇帝皆头戴冲天冠,冲天冠是位级仅次于冕冠的冠帽,《后汉书·舆服志下》有言:“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乘舆所常服。”

    这冠帽即便按照幼主刘协的身材比例进行了适当的缩减,可戴在他的脑袋上,仍然显得有些沉重。

    然而此时的刘协根本没有精力去控制自己头顶的那个冠帽是不是会不小心掉落下来,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面前那个怒气冲冲来回踱步的身影上。

    此人身穿华服,腰间佩刀,只不过这宽大的华服也极难遮住他伟岸的身躯。

    或者用伟岸来形容他并不贴切,或者用魁梧来形容更加合适?他身高九尺,容貌阴狠,脸上的胡须从耳边到下巴,一直垂到脖颈之上,看上去乱糟糟的一片,此时他的眼中充满着无比暴戾的情绪,那股怒火似乎时刻准备着焚烧自己面前可以看到的一切。

    他就是曾先后担任并、凉刺史,自封相父的董卓董仲颖。

    若是不看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体型庞大、满脸横肉、须发戟张、杀人不眨眼的粗野武夫甚至是恐怖黑暗大魔王的形象,其实董卓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算低。

    平黄巾之乱,定凉州,结交羌人,身经百战拜将封侯,若非如此,大将军何进也不会在朝中十常侍作乱之时第一个想到招来这位进京勤王。

    可以说,这位董相国在三国的历史当中,称得上是一位有勇有谋的狠人,绝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暴君。

    在董卓死了之后,他手下的李榷郭汜二将就能将整个朝堂搞得鸡犬不宁,那个杀掉他的义子吕布,更是在后来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这个角度讲,董卓确实有成为一代雄主的潜质。

    然而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他的灭亡也必然有其道理。

    “你们倒是说说,该如何应对这狗日的联军?!”董卓停下脚步,眼睛一抬,看向正殿中鞠躬沉默的百官。

    那些人把头压得更低了。

    “一帮废物!”董卓一甩手,华服的袖子发出啪的一声响!

    那些文武群臣的身体跟着便是一抖。

    “哼!咱家知道,你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盼着咱家死!你们放心,咱家死之前,肯定先拉着你们还有你们家中的妻小一起死!”董卓怒发冲冠,怒声道,“别以为咱家心里面不清楚,你们都巴不得盼着那袁绍打进来呢吧,告诉你们,咱家偏不让你们如愿,来人!”

    早有等在殿外的西凉兵士高举一四方木盒快步奔跑至殿中,并将木盒呈送到董卓身前。

    “咱家给你们看个东西,也算是让你们长长记性,知道违逆咱家的下场是什么,都给我抬起头来!”董卓冲下方喊道。

    百官不得已只能将自己的头抬了起来。

    “来,看看这是个啥?”

    董卓抓起木盒中的东西,扔到了正殿中央的地毯上。

    那是一颗血迹早已干涸的头颅。

    头颅咕噜咕噜的滚到中央位置,那张脸孔面朝上方,竟是死不瞑目的可怕景象。

    文臣们哪里见过这个,瞬间被吓得后退两步,赶忙闭上眼睛。

    “不许闭眼!都给咱家好好看看,知道这是谁吗?!”

    自然没有人回答他的话。

    “这人名叫周晖,他爹是大司农周忠,他听说我在洛阳,觉得碍了他的眼,想要反抗我,咱家看他就不爽利,就给他杀了!你们都记住了,谁要是敢反抗我,那此人就是你们的下场!”

    说完这话,董卓便自顾自的向着殿外走去,看着周围百官惊惧的样子,他从牙缝里面幽幽挤出四个字:“一帮鼠辈!”既然已经有人的死亡宣泄了董卓的怒火,想必董卓也不会再为难场间的文武百官们。

    想明白这一点的官员们此时都不禁长出了一口气。

    恐惧之后是放松,放松之后便是对于现状无比的悲哀,当发现这种悲哀没有作用,这种情绪又会变成木然。

    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屈从于董卓的淫威之下。

    很简单的一个逻辑,当武夫用刀剑和文人讲道理的时候,那么文人便永远没有任何道理。

    “百官散朝!宣王大人觐见!”太监那尖锐的嗓音响彻大殿之上。

    此时小皇帝才战战兢兢的站起身来,一脸悲哀的扫了一圈下面的百官,转身向后宫走去。

    众人散去,那位驻守汜水关的副将仍然跪在地上,实在不明白自己到底算是活下来了,还是回家等死去啊?

    然而这样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注定连生死都没有人在意,百官就像没有看到他,以及地上那颗满脸血污却死不瞑目的头颅一般,沉默退朝。

    “将军,您回吧。”一名太监见百官走的差不多了,来到这名副将身前,轻声提醒道。

    “相国还没说……”

    “相国没说,便是说了,您要知道,相国事务繁忙,哪里有时间搭理这些小事,您不如从哪里来的,便回哪里去等吧。”太监打断了副将的话头,轻声说道。

    副将面色一黯,心说我怎么能回汜水关去呢?然而他转念一想,眼睛却亮了起来。

    “多谢公公。”他赶忙说道。

    “都是伺候主子的,您不必谢我。”那名太监笑着摆手说道。

    副将不再多言,站起身快步出殿而去。

    ……

    如果说在三年之前,朝中还只知道一个王大人,便是那位老持承重,在朝中颇具威信和影响力的司徒王允王大人。

    那么现在若是提到王大人,所有百官都知道,一定是那为小王大人。

    那位小王大人颇得董卓信任,这几年在朝堂之上可以称得上呼风唤雨,最为神奇的便是此人在朝堂之上无官无职,朝会不必参加,倒像是董卓的私人军师一般。

    百官皆知有其人,却极少有人见过此人的庐山真面目。

    大概只有那位老王大人,才大概能明白此事到底因为什么。

    然而这件事情若是昭告天下,只会让人感到更加绝望,想来他王允也没有那个脸告诉别人。

    只是那位小王大人现在在朝中的风评仅次于董卓,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国贼二号,就算是李傕郭汜吕布三个人加起来,只怕都没有他小王大人一个人来的让人那样咬牙切齿。

    先有骁骑校尉曹操在先,认贼作父,后有小王大人在后,隐藏于董卓身后。

    这贼老天究竟何时才能降下报应,惩罚这些无君无父之辈啊!

    “没想到我这才回来没两天,那汜水关便已经破了,还真让人有点意想不到,原本还以为还能坚持个三五日来着。”小王大人笑着对董卓说道。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