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其他类型 -> 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二十三夜 科学与资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根据美国银行法,银行现实纸币100万元,可以反复放贷(款)7次,以至账户上达到1000万元,而其中900万元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账户上的数字而已。

    金钱的后盾是人类相互间的信任,是对美好未来预测风险的代价(综合收益大于损失的概率不能保证达到100%)。

    金钱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几乎完美评价人与人之间交互行为的价值,同样一个桔子,相对得败血症的人的价值与普通人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个过程通过人与人交互实现,金钱就能体现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区分。

    金钱的“公平性”完美统一了全人类交互协作,同样虚化的政治、文化、宗教、法律只能望其项背。

    信任是金钱的基础,预期是信任的基础。

    与科学推论一样,预期也需要保证结论可靠性的公理、定理和条件,科学技术、法律、文化、道德、信誉、共识都是条件。

    **用美元买军火袭击美国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仇恨美国却相信美元在全世界的共识。

    人类早期与其他物种一样,都是过一天算一天,他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无法做到长远预期,例如没有卫星云图,他们无法预测降水。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发展,人类能够很好的预测未来几天甚至几年的情况,预期一旦可靠产生,信任也随之而来。

    股票就是很好的例子,当你买入一个公司股票,实质上是预期他未来会上涨,用自己的钱冒险投资是对这种预期的信任,这种信任除了预期没有实质保障,没有抵押不当面交易。现在的各种投资行为实质都是这样,这种提前支付和投注必然要有更大的收益,一是它比当面交易存在不确定风险,二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类创造的生存繁殖价值也在加速增长,虽然客观世界物质是守恒的,但物质转化更倾向于人类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例如煤的燃烧虽然只是元素的化学重组,但这一过程产生了人类需要的物质或能量,人类为了维持自身更加有序,必将有更多的能源或能量形式被开发,太阳拥有巨大的能量,人类搞清楚了太阳的能量本质,核能被开发利用成了清洁高效的能源,而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已经成熟,但以上新能源都存在各自的不足。

    核裂变原料虽然稀缺,顶个五十年没问题。煤似乎时间更久。全球范围内天然气的储量还是很大的,页岩气、深海可燃冰都开发出来,可供人类使用几百年。

    其余几种已知新能源,在工业规模上无法完全替代煤气油核,一是生物能:首先生物能并不低碳,本质上还是碳氢化合物燃烧释放出能量。其最大的问题是和人抢耕地,很难想象原本就紧张的耕地还要拿出来一部分去种燃料。土地的产能是有限的。

    二是水电:地域局限性很大,要建在有落差的地方,而人类能源需求大的地区多在沿海平原。跨区域输电建设成本、损耗高,对生态影响较大。

    三是风能、波浪能、太阳能等:成本太高、能量密度低、不稳定导致并网难,是所有新能源的通病。一些发达国家乐于搞新能源,一方面有政府补贴,一方面配合“绿党”"左派"做出环保姿态,同时把高污染的设备生产过程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譬如太阳能电池板)。这类能源的出处在于家用的微型化装置,譬如后院插个小风车,屋顶摆满电池板啥的,这样可以满足一部分家用需求(家用需求远小于工业生产需求),减轻电网的压力。电力富余时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出售给电网(日本灾后重建都是这种生态房)。“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也基于此,实现能源的最佳配置。知识大爆炸仅仅是在这一百年内。在这之前漫长的千万年,人类的科学技术基本是停滞的。

    因此没有理由乐观地认为煤、油、气资源枯竭时,一定会有新技术革命发生,补上碳氢矿物燃料的缺。

    科学技术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而不是金钱,金钱不是万能的,至少它受制于科学。

    每次金融危机快要爆发前,总有人寄科学家以厚望,能有实质性的科学发现应用到人类生活中,新生事物不仅改变人类认知,也能改变人类需求。

    在掌握火之前,人类没有吃熟肉的需求,在掌握电之前,人类没有看电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新事物会拉动需求快速增长,这样金钱“故事”又能继续下去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银行自助设备数量不断增加,银行减员成为必然趋势。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共布局建设自助银行16.84万家,较上年增加7300多家;布放自助设备80.26万台,其中创新自助设备11.39万台;自助设备交易笔数达400.06亿笔,交易总额66.13万亿元。2017年,多家银行铺开智能柜台。

    所谓智慧柜台是指,客户可在银行提供的智能设备中办理多项非现金业务,包括开户、签约电子银行、转账、结售汇、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理财产品签约、贵金属买卖等12个大项107个小项业务,覆盖银行柜面80%的非现金类业务,大大减少人力成本,柜员的职责被削弱甚至被取代。

    据银监会网站显示,2018年1月份至今约3个月,中外资商业银行获批关停的营业网点已近180家,其中银行社区支行和小微支行占多数。工商银行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其机构总数16888家,比上年末减少312家,在不断减少的网点和不断提升的离柜业务率面前,银行减员成为常态。

    2017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减员分别为8701人、9391人和9861人,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境内银行机构数量也都均有减少。

    科学技术发展不只影响经济,也倒逼政府体制改革,“一只蛤蟆跳进水里,归农业部管,蹦到岸上就归林业局管。”“我种牡丹归林业局管,改种芍药就得归农业部了,一个是草本、一个是木本。”在3月结束的****上,一位全国政协委员这样描述政府机构职能交叉。不过,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公布,这些现象将成历史。

    科技最终会终结金钱的统治地位,但在这之前金钱一直为科学提供重要支撑。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无不需要大量的资本和能源支持,就算是哥伦布航海也是在乞求多国碰壁后,好不容易得到西班牙金主的投资,因为这种投资在当时风险很大,根本无法预测将来会有怎样的结果,但现在我们知道了,伊莎贝拉女王中了大奖。

    在这次投资后,其他国家王公贵族才开始认知到投资探索未知、科学研究能得到远大于风险的收益,看着那些投资哥伦布的人赚的荷包爆满,他们开始积极投资那些科学认知的活动和计划,金额和次数远超过以往,即使一百次投资中只有一次成功。

    未知的领域和事物可以给人类带来远超想象的东西,在哥伦布出发前的时点,谁也不会想到他此行探索的未知会有如此大的收益,同样,我们现在处在人工智能爆发前的时点上,后人会怎么看待我们现在的选择呢?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成就了科学的发展,反过来科学的发展也不断扩大了人类的胃口。

    为了分散风险,扩大投资规模,人类创造出了许多金融模式,贷款、分期、抵押、股份、期货等,从面对面物的交易到现在花样众多的金融体系,从封闭的小群体内部交易到全人类经济互通,人类每个个体都参与到了其中,无论在你的时代出现了怎样的伟大发明和发现,都多少和你有关系。

    科学是打破金钱零和的根本力量,同样也被金线绑架做了傀儡。

    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大多数都是为了利益,为了背后投资者的利益,1840年英国以“自由贸易”为名向中国宣战(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杂物商的利益,他们通过向中国出口鸦片发了大财),英国以科学压制轻松获胜,中国同意不限制英国烟商的活动并赔偿损失,同时英国也得到了香港,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归中国,在19世纪末中国鸦片成瘾者约4000万,占了全国人口10%。从古代部落间为争夺资源到近代世界大战,例子比比皆是。

    同时,在同一群体中的成员也会为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即使结盟实质也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当环境变化不能维持各自利益时,联盟就此终结。

    自私的基因造就了强大的人类,科学技术也不例外,所以它们都有基因的弱点----盲目性。

    自由市场经济虽然能做到基本合理资源配置(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对于市场经济在实践上的主要批评之一,便是主张市场的外部性,亦即那些无法经由市场价格反映出的问题将会造成大浩劫,如环境的污染、物种灭绝。另一项批评则主张市场经济将会产生垄断,市场最终将会毁灭自身的机制。),但同样它的盲目性也会造成灾难,为了利益最大化人类不惜毁灭一切,包括同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