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其他类型 -> 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三十七夜 帝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帝国之所以能稳固统治,因为它能灭绝被统治者所有的希望。

    从历史看,帝国的出现造成民族多样性大幅减少,它就象一台压路机,将所征服、奴役的区域整合形成新的共同体,通过几百年的糅合,原来个性鲜明的小群体(民族)逐渐被消磨,被更强大的文明兼并,即使这些小民族后来脱离统治,他们也不会再回到先辈们的文明模式。

    2500年前帝国就已经是人类最常见的统治形式,之所以帝国能存在如此之久并延续到现在,是因为符合人类进化低熵的原则。

    帝国实现了以当时发展水平最大规模的合作。

    帝国征服奴役其他文明和民族,将他们整合到一起共同协作,帝国可以有效的使数十个不同民族、文明共同行动,即使这些民族不断反抗,但从历史上看很少能推翻帝国的统治,他们多半都是持续臣服长达数百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同化过程中,他们独特的文明也烟消云散。帝国之所以会倾覆,是因为自身出现了问题或是有更强大的外部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出现了比帝国更有效的低熵协作模式,那就是全人类协作,科学技术水平目前已经具备了这种全球协作可能。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加速度发展,让我们看到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我们人类生存模式在不久之后会发生根本改变。

    人类能发展到现在,帝国的出现功不可没。

    我们从熵与文明发展的关系可以看到,低熵文明生存风险也在提升,最大的风险就是能量维持,只要有与熵水平对应的稳定能量维持(能量中断或不足,趋向无序),人类就能继续加速发展下去。

    帝国最大的好处就是形成了大规模人类协作,构建了人类加速发展平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人均消耗资源和能量也成倍增长,要让如此庞大的人类群体共同行动远比以前几百人小部落要复杂的多,同时不确定性也成倍增加(剃刀原理)。

    帝国也有害处,为了维系低熵,花费大量资源和人力支撑单一(低熵注定单一,通过战争、屠杀、奴役、驱逐、兼并来实现),不择手段压制客观普遍的多样性,带来各方面激烈的反抗,不只是刀剑的战争,还有文明、民族、信仰、宗教、艺术、语言甚至进化选择的战争。

    目前,我们随处都能看到帝国遗留下的影响,而且这种趋势还在进行,例如全世界的语言种类继续减少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同化是相互作用影响的,并不是强大的一方完全不变,其他文明在合并的过程中也在改变原有的文明和习惯,而且这种同化过程相当漫长,没有哪个文明不热爱自己原有的生活信仰和习惯,并不比刀剑战争好多少,当年英国殖民国家为了学习英语、穿西服吃西餐、适应生活规则付出了大量代价,这些国家即使现在独立多年依然还有殖民文化的影子,即使没有殖民的国家也受到相互影响,现在,中国年轻人都过情人节、圣诞节这些原本西方的节日,同样,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筷子吃中餐)。

    从基因角度看多样性和突变才是长久生存法则。

    这一点从微生物的生存就能得到证实,地球上所有大型生物的生存实际上都离不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不断分解物质(有机和无机)使之能循环利用,有的能释放氧气供其他生物呼吸,有的能生存在强酸环境下,有的能生活在高温环境里等(不展开分析,见地球最强大的居民),它们的法宝就是强大的突变和多样性。

    有的细菌在不到十分钟内就能繁殖出下一代(分裂),指数级的数量复制就是为了产生大量变异,这也是为什么微生物抗药性产生的这么快的根本原因,当一个个体被抗生素杀死后,它自身的遗传物质会被周围个体吸收并编码,抗药性慢慢就产生了。

    地球上灭绝了许多生物,但微生物却依然稳如泰山,极快的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并生存繁殖壮大。

    人类很有意思,从基因角度看,人类遵循了突变和多样性法则,但从思想上却总是归于统一。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多样性同样在思维上起作用,现在的人类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比如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地底,有的生活在极寒之地等,有的大脑发达,有的有耐寒的毛发……

    但这只是我样美好的假设,实际上同源竞争关系,优势一旦产生,就会加速下去,直到另一方完全灭绝。

    灭绝的一方并不是完全没有影响竞争的另一方,例如印度从英国殖民独立后,它并没有完全摆脱原来殖民的模式,还在使用殖民时期的基础设施,铁路,英国法律体系依然被保留,英语也是印度不同民族通用语言,所有这些他们并没有排斥和拆除。

    每一次战争都会对参与者产生影响,无论结果如何。这好比有性繁殖,当精卵结合前你并不知道新个体的基因序列是怎样的,一旦染色体结合也就无法再回到原来个体的基因序列。

    有意思的是,文明结合统一与基因繁殖遗传如此相似,有性繁殖可以保证基因多样性,但前提是必须要有两个不同基因个体结合,如果整个世界只有一个基因,无性繁殖虽然也能生存下去并具备高度有序性,但大大减少了突变和多样性,除非以高频率大数量换取突变,否则环境风险急剧增加。

    近期加拿大科学家对一种竹节虫(Timema stick insect)的DNA进行了分析,这种竹节虫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海岸的灌木丛中。

    科学家们追踪DNA中隐藏的信息,来回溯这种昆虫长期无性繁殖的历史根源。

    他们获得的数据将有助于生物学家们更好的理解无性繁殖在生物界的可能性。科学家们一直以来就知道这种竹节虫的某些亚类是依靠无性繁殖繁衍后代的,这些亚类的雌性不需要雄性受精便能直接产下后代。也就是说这些昆虫直接产生了对自己DNA的复制品。

    通过DNA分析,科学家们能够追根溯源,了解在历史上的什么时期,某种生物开始正式脱离其他物种,独立进化。

    小组分析发现有5个亚种非常古老,其基因指向至少50万年之前,而另外两个种则更加古老。这两个种在100万年之前便已经进化出了无性繁殖特点,也就是说它们已经有至少100万年没有发生过有性繁殖了。

    通过化石研究,如蛭形轮虫(bdelloid rotifer)和介形虫(darwinulid ostracod)这样的无脊椎动物已经被描述为很早便实现无性繁殖的物种。

    无性繁殖确实会带来一些优势,如迅速的繁殖及其带来的种群数量迅速上升。但是直接的DNA复制导致的多样性不足和进化乏力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弱点。

    因为这就意味着它们的后代适应不断变换中新环境的能力会被削弱,这将影响它们种族的延续。尽管有这些负面的影响,这些采用无性繁殖的竹节虫确为何能幸存至今,让人非常好奇。

    人类也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尼安德特人灭绝的根本原因(这个灭绝过程不是突然完成的,尼安德特人肯定与我们祖先智人有过交集并对我们产生了影响,即使后来他们被吞并或灭绝了)。

    人类发展到现在是否还在继续合并统一呢?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人类有200多个独立国家,表面上他们都有各自的主权和意志,实际上呢?

    现在没有哪个国家能象以前君王那样肆意发动战争(如果核弹在一千年前就成熟的话,人类历史注定改写),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如此紧密,从经济、文化、技术、科学研究等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

    一个国家所作出的决策和行动,不得不考虑其他国家甚至人类共同体的意志和意见,即使最落后封闭的国家,也无法排除这种同化的影响,面对强大群体的威胁和趋同,他们不得不逐步接受、开放、认可这种全球文明。

    各国的舆论、司法、财政、环保甚至政治都无法独善其身,联合国成员国以全人类利益为前提制定条约,监督国际司法执行,任何国家都不得不考虑它的存在。

    现在跨国大型公司是成功的标志,多国联合科学考察、军事演习、协同制造等已是常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成熟应用,同化将更加明显。

    总之,从人类进化历程看,我们注定趋于低熵,我们加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获取各项资源的能力,进而维持我们的高度有序,虽然这种单一存在巨大风险,如同无性繁殖的竹节虫和微生物一样,只要我们的科学技术能不断发展,通过科技这种快速增长产生足够的“变异”和“迭代”,以聪明的才智预测环境可能的变化,就能有效抵御环境突变的风险。科学技术决定了人类能量的获取和“多样性”,是人类继续进化生存的变异“基因”。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