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其他类型 -> 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四十七夜 时间效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当你到了一定的岁数,你就会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新的思考,我能健康的活到80岁吗?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半了,后半生我应该怎样活?

    过了40岁,好比太阳已经过了正午,世界逐渐脱离了你的掌握,时间让你不得不服老,不得不给年轻人让位。

    年轻的时候,你不会有这样的体会,就算有也不会如此深刻,所以作为过来人,希望还没到40岁的人好好思考下,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现在就有点后悔年轻的时候懂的太少,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没有“效率”的事情上,好像时间是可以随意挥霍的空气,没有任何宝贵的价值。

    年轻时总觉得自己只是初升的太阳,有着数不尽的资源和机会为你准备,浪费一些算什么呢?

    就像我在认知维度中说过,时间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维度之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现在的科学认知水平只能有效认知四维(时间和空间),超过这个维度我们无法察知,这也是我们到目前还没有确定是否有地外文明来拜访的可能性之一,因为地外文明很可能在更高的维度审视着我们,只不过我们无法感知他们罢了。

    举例说明,想象你是画在纸上的一只蚂蚁,你永远无法感知到这张纸所在平面外的世界,因为你的生存条件限制你只能认知二维世界。

    而画你的人却可以在三维空间里以任何角度观察你,而你却无法察觉。当这个人不满意自己作品的时候,他可以将你揉成团,让你的世界碎片化,这时在拆角处可能存在一个点能探知三维世界,并且仅仅只是存在于这个点的三维世界。

    好比我们现在认知到的宇宙,我们发现了存在有时空扭曲的奇点,存在虫洞,黑洞等,只是以我们地球人类现有的科学水平还无法认知。

    更高的地外文明我们可能早就接触过,只不过我们就像纸上画的蚂蚁,无法察觉罢了。

    扯的有点远了,我只是通过引申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世界的广袤和人类的渺小,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最终还是要遵循着宇宙客观规律的,这是本文的核心观点,时间“效率”也不例外。

    一个人的一生与人类演化历程相比就是白马过隙,你就是站在裂隙中的人,只能看到这只白马的身影一闪而过,它从哪来要到哪去对你这个个体而言并没有意义。

    因为你的一生并不会影响到它多少,但这并不代表你的人生没有意义,人类演化历程再漫长,也是由无数个体积累的结果,宇宙规律之所以能被我们认知,也是因为有无数个星体和物质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结果。

    从宏观上讲,个体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好比组成人体的细胞一样,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虽然这个价值是无数个体累积的结果,个体价值小到可以忽略,好比细胞的死亡和新生,只是正常的新陈代谢罢了。

    从微观上讲,就是你的一生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这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自身可以掌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价值并不是我们经济学中所指的狭义范围,也不只是个体自身的利益得失,而是对整个人类基因甚至万物产生的作用大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辈子也不过百年,用一张a4纸来形容,当你初生时你是白纸一张,上面什么都没有,这对于那些迟暮老者而言是最渴望的事情,因为用80等分这张纸的话,他们只剩下几条了。

    当你年过四十,你只有半张a4纸了,你用掉的半张纸产生了什么价值呢?更有利于你的生存繁殖?为人类发展提供了质的转折?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更多的不是成就感而是悔恨,因为前半生基本都荒废了,程度不同罢了。

    到这里我们引出了核心问题:时间效率。

    什么是时间效率?

    这个概念是针对个体而言的,就是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和。

    “时间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公平的”,这是我们常听到的话,但这样说是片面的,准确的说法是时间从维度上讲是公平的,但作用在每个人身上价值是不同的。

    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即使光速运行也只能让它几乎停止。

    对于地球上的人类,一天24小时是我们度量时间的尺寸,每个人都一样,当你过了一天,其他所有人和生物同样也过了一天,地球又自转了一圈,星体间的分布也产生了变动,时间就是这样强大的存在,它在单独的维度中标记着万物的变化和状态。

    一天24小时,作为一个想要高效率生活的个体应该怎么过呢?

    年轻的时候,很少人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时间还有很多,24小时?对我不会有什么影响。

    可就是许多个24小时,最终决定了人与人的差异。

    首先,人是生物,所以生存是第一位的,没有生存其他都是扯淡。从这一点看,关乎生存的事情产生的效率最大。

    吃喝拉撒睡。

    为了吃好喝好拉好睡好的行为都是性价比最高的,这是人无论从生物角度还是基因演化角度都是第一位的。

    这里我们要强调下运动,对于古代人为了能吃好喝好睡好必须要运动,所以他们不存在现代人的富贵病,现代人许多都进行着脑力活动,他们长年不运动,虽然吃的好睡的好,但身体却在年纪轻轻时出了各种问题。

    所以对于现代人要加上运动,也就是说,第一集团是吃喝拉撒睡和运动。

    有的人提出疑问,我们书本上不是提倡头悬梁吗?即使瞌睡的不行了也不让睡觉吗?你怎么说睡觉是第一位的?

    呵呵,你以为书本上的都是正确的?我国从小学到中学教课书上存在大量的错误和引述你怕是从来不知道吧?

    首先,小时候我们都学过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故事,说是爱因斯坦小时候很笨,手工课上老师看到爱因斯坦做的板凳又歪又丑,就批评他,可爱因斯坦却说这是他连着做的三个中最好的一个了。

    可历史真相是什么?

    爱因斯坦小时候也是天才般的存在,他只是语言方面发育的晚,4岁才开始说话,爱因斯坦家人展示了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特别是数学更是次次满分,这才是事实。

    还有,我们都学过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由1%的灵感和99%的汗水组成的,可是却删除了他说的后半段话:但是缺少了那1%的灵感是万万不能的。

    从科学认知来看,我们要善于提问和思考,要知道我们所学习的课本也是由人编写的,所以并不能保证它能百分百遵循客观实际,有些教材为了迎合政治正确或是公知正义,也对客观事实进行了掩盖甚至歪曲。

    科学研究证明,当人睡眠充沛时学习效率是最高的,疲倦的时候效率很低,这时你学习两小时,还不如精神时学习半小时的效果好,即使当时你记住了也很容易忘记。

    而你以为你减少的睡觉时间会带来更多收益吗?不会的,你的身体会用其他方式将这些时间补充回来,时不时的打盹,精力不集中,目光呆滞……你会发现当你经常熬夜学习,反而学习效果不如那些按时睡觉的人。

    因为睡眠与吃喝一样,是人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身体修复提升的必要环节,当你对这一人类生存需求强行改变,也就相当于违背了客观规律,扼杀生存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

    同样吃喝也是,当你吃不好,营养不全面充足,也会影响你的生存和其他方面的效率,当你吃不好的时候,你学习、工作、研究等都会效率低下。

    这些关乎个体基本生存的事情,是时间效率最高的,因为它们是其他事情的基础,没有了这些基础保障,个体不会有杰出作为。

    有的人又要问了,你看书本上说省吃少睡的人都能成大事,呵呵,你信吗?

    天天饿的面黄肌瘦睁不开眼的人与同基础的人有可竞争性吗?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已经几乎没有低创新低门槛的土壤了,创新需要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国家急切提倡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原因。

    以前确实有在吃喝上节省成事的人,放在现在你试试?概率更小了,因为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了,比如以前能拿起锄头就能生存的很好,那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决定的,当时的“很好“就是能吃饭的标准,放在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大量重复基础工作都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替代,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未来演化的趋势,即使这个过程可能还很漫长,你的一生可能也实现不了。

    你会发现,可以被普通人理解的基础的发明发现基本都已经被以前的科学家完成了,比如瓦特的蒸汽机,比如爱迪生的灯泡,当今人类再想要在这些基础上创新,有新的发明创造难度可想而知,如果你还以古代所谓文学家、诗词家的水准要求自己,那不是刻舟求剑是什么?

    所以,我建议年轻人最好还是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科学认知事物的思维,特别是在时间的维度上,我们很多人忽视了它。

    即使你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努力学习和科学认知而有质的改变,但你的后代呢?后代的后代呢?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下面我们再说下“时间效率“的第二梯队:涉及基础生存的事情或活动。

    比如,为了能吃好睡好,你要努力工作挣钱才能买房买好菜,下馆子吃好的,而为了有好的工作你又必须要努力学习,除非你有大量的资源储备才能保证你一生的吃睡无忧,比如你家里有矿。

    家里有矿的毕竟是少数,也不是我们讨论范围内的个体。所以如果你没有资源储备,你的第二梯队就是为了资源而进行的事情和活动。

    工作、学习甚至忍辱负重都是为了资源(钱和时间),为了能生存更好,这些就是你一天中仅次于吃喝拉撒睡的事情。

    为获取资源进行的活动是第二高时间效率。

    这里我们要特别提一下学习,在以前,学习对获取资源的作用并不明显,很多人都认为学习无用,你看那些上学认真的孩子最终不都为那些不学习的孩子打工吗?

    在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时,这种现象可以说很普遍,因为确实学习到的知识并不能很好的转换成生产力,挣得资源,那时,人力关系和人际关系垄断着资源,只要你家里有人有矿,你就是大字不识也能呼风唤雨。

    但是科学技术发展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在不接受相当教育或学习的前提下,已经无法理解科学前沿的事物了。

    比如量子纠缠,黎曼猜想。

    而科学技术却在加速转化成生产力,因为掌握了高尖科技核心专利,全世界在这个领域都要对他俯首是瞻。

    前段时间美国制裁中兴,中兴不也服了吗?交了一大笔罚款最后不是还得听人家的?你没有核心技术,这些东西掌握在别人手里你能咋地?

    芯片、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模式和资源分配,没有手机的时代,我们是什么样子?没有网络的时代是什么样子?

    这样的趋势随时间会越加明显,以后资源掌握在谁手里?你纵使家丁百万,又能奈何?

    有些人说了,我管这些呢,照样当老板,对,再过几十年你看看,你的老板还能当的这么顺吗?

    学习的比重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是加强而不是减弱,这是我的忠告。

    说完学习,简单提下工作。

    参加工作的人都笑了,谁还不知道工作的重要性啊,用着你说。对,你们都知道工作的重要性,但关乎工作与时间效率你们有几个人认真思考过呢?

    同学习一样,工作也要讲效率,很多人每天做着大量重复性工作,比如低端加工、纺织,他们为了少的可怜的工资一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看着很辛苦可从效率上讲,很低。

    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接替他们的工作,不但效率高,成本低,误差小,事故少,比如纺织行业,全国近年机械化生产淘汰了大量落后生产线,大量纺织工转行和下岗,随后,低端制造也没能幸免,全程流水线不需要一个工人,只需要几个维护人员。

    近期的无人银行,智能股票交易操盘手,无人驾驶等以惊人的速度取代着更多的工人,作为一个年轻人,我觉得应该有点思考了,快退休的当我没说。

    所以,工作也不是盲目的去做就能混的很好,那样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现在的工作要体现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效率,也就是工作效率,只有那些高效率的工人,才会有稳定的工作。

    除了以上,其他的活动和事情基本可以排在后面了,也就是时间还有多余的时候,这个范围就灵活多了,弹性也很大,因人而异。

    比如娱乐、游玩等,这些活动也会对前面的事情产生影响,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因人而异。

    这里就不再展开分析,因为不能一言尽之。

    总之,时间效率就是你在基本生存上保持质量,最高纠偏,在学习工作上其次,较好纠偏,其他活动上灵活安排保证身心健康。

    最后,强调下纠偏,我们人与人的差异有时候并不是认知不同,而是自控差别,自控能力强的人纠偏强,可以在发现偏差后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和认知,不至于前功尽弃,车毁人亡。同时也保留了长年积累下来的生存红利和资源,不至于鸡飞蛋打,所以只是知道了时间效率还不行,还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纠偏,随时反馈自己的行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