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其他类型 -> 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六十夜 攻击的本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男性攻击性远高于女性,攻击性具有情境特殊性,也就是说,只有与进化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下,攻击才会发生。

    例如,自身安全受到威胁,配偶有可能出轨时(自己占有资源下降,综合价值低于妻子)殴打配偶的机率大大增加,远大于那些资源占有较多的男性及综合价值远高于妻子的男性。

    这是因为进化过程中,男性为占有女性而采用的最终手段,通过武力来断绝女性与其他男性来往的可能性,即便存在最优策略法律手段,绝大部分男性也不会采用,因为进化器还没有对法律这一抽象的机制形成稳定的反馈。

    攻击存在收益与代价,也即与人类进化的其他机制相同,攻击给自己和联盟能带来的收益很多。

    例如,资源的占有,配偶的占有,地位的提升等,同时,攻击也有很多代价。

    例如,自身可能受害(包括间接伤害,例如对方的亲属、同盟的报复,这也是攻击者在攻击前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所以拥有同心的联盟或亲属是个体安全的重要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充分条件,例如,****被刺杀也是普遍现象),可能被占有,地位下降等。

    攻击发生的要素基本都在这些情境产生。和地位权力相关的荣誉等,都是攻击产生的因素。

    例如,有的风俗认为,如果一个男性不接受另一个男性的公开挑战,意味着他不配拥有男人有权拥有的一切,特别是荣誉和地位。

    荣誉和地位不仅仅是个人的,有时家族的荣誉甚至高过个体的生命。

    作为人类而言,为什么男性攻击行为远大于女性?

    针对性别物种而言,某一性别在繁殖活动上可变性越大。

    人类女性一生所能繁殖的后代数量是有限的和确定的,男性理论上是相对无限的,假设每一个精子都能匹配一个卵子的话,自然选择将在这一性别上塑造出更加危险的行为策略,包括同性竞争。

    例如海象,在繁殖季节,5%的雄性海象占据85%雌性资源(可交配),两性繁殖活动中差别越大,性别差异也就越大,雄性海象体重平均为雌性的4倍,特别是一夫多妻制的物种。

    例如黑猩猩,雄性体重平均为雌性的2倍,而人类性别二态性(体重维度)则更小,男性平均只比女性重12%。

    雄性在繁殖活动中可变性越大,则该个体(性别)为产生更多后代而争夺有限的资源(配偶产生后代的数量是有限的,代价相对要高的多)也就更加激烈。

    例如,个体(性别)交配产生后代的取值从0趋于无穷大(理论上),这种繁殖资源的争夺都是相当残酷和无情的。

    进化机制让那些身体强壮、反应敏捷、利用工具和同盟的个体生存繁殖下来,例如雄性海象,个体越强壮的占有的繁殖资源越多,那么后代雄性多为强壮的,最终进化出了雌雄差异4倍的结果,因为体型过小的雄性基因都被淘汰了,因为它根本没有交配的机会。

    所以,进化机制决定了,人类男性为争夺有限的繁殖资源,必须要争斗的根本原因,攻击行为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占有更多的繁殖资源。

    占有其它资源、地位、权力等都是为这个根本目标服务的(自身生存的前提下),即使是现代社会,男性的这一心理机制依然没有太大变化。

    性别二态性和男性竞争是人类进化历程中非常持久的元素,与五万年前祖先相比,人类性别二态性依然没有太大变化。

    男性为了争夺更多的配偶,必须要同性竞争和攻击,夺取资源。

    在男性进化机制中,女性是宝贵的资源之一,这也是现代女性对丈夫不满的本质原因之一,例如,不关心女性的心情和状态,不能很好的领会女性的心意和想法,只顾外在打拼,回家就是吃饭睡觉,因为男性心理进化机制决定了,作为一个精力有限的个体,他必须要有所选择和放弃。

    男性要能在激烈的争夺中获胜,击败其他竞争对手,这才是他首要考虑的,争夺、战争、占有才是男性心中第一位的。

    为达到目的,他们不惜联盟、背弃、刺杀、出卖等所有手段,而女性所处的进化机制,很少考虑这些,因为她们的繁殖代价大,周期长,她们就算竞争,也是相对平和和安全的,例如只动口不动手。

    进化机制要求女性必须要看重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因为人类繁殖和婴儿期更多需要的是母亲,一旦女性在这个繁殖周期死亡,那么代价要比男性大的多。

    研究显示,同性凶杀案中,男性占0.9以上,女性只占0.1以下,有意思的是,在对校园欺凌事件调查时,虽然男性参与欺凌占54%,女性占40%,但其中有攻击性行为的(身体接触攻击)事件中,男性占80%,女性占20%(尤其是严重身体伤害的行为男性比例高达97%以上),而言语攻击(辱骂)事件中,女性占78%,男性(不含最终攻击行为)占13%。

    年轻男性综合症。

    指男性在10岁前,攻击行为与女性没有差别,但进入青少年时期,男性攻击行为急剧增长,到25岁达到峰值,随后男性受害和采取攻击行为开始下降,到75岁后,与女性没有差别,这是凶杀案高比例发生在年轻男性身上的因素之一也是人类进化机制决定的。

    男性在自己身体机能(智力)达到顶峰时期,必须要表现出争夺资源、地位、异性的能力,同时对竞争对手展示自己实力,稳固自己地位和资源,过了这个时期,他将无法再与年轻的个体去争夺,也就失去了繁殖机会。

    男性生理机能在青春期发生巨变,也是进化机制的结果。

    另一方面,男性攻击行为一般都发生在他人在场时,因为男性攻击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为自己树立名声,名声这个东西将会伴随他一生,而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体衰老退化。

    名声需要男性争夺来证明的,有时甚至要冒生命的危险,而其他个体之所以也看重名声,是因为名声要靠多次真打实干得到,其本身便是一种标签,是一种证明,即便个体老去,辉煌的历史依然会被其他人敬佩和尊重。

    激发男性攻击情境因素:

    一是失业和未婚。

    因为不占有资源,他们必须要采取冒险行动。

    二是地位和名声。

    因为地位和名声往往是男性通过血和生命拼搏获得的,地位和名声不但能给男性带来资源,同时也会对其他竞争者起到震慑作用,地位和名声的间接作用不但长久而且相当稳定,即使被其他竞争者打败,名声依然会给他带来利益。

    “有些案件根本无法正常理解,看似很小的一件争吵最终却以杀人告终,有的人为争抢一张10美分的唱片杀人,有的则为1美元的赌注杀人”办案的警察经常会有这些想不通的案件。

    三是性嫉妒和同性竞争。

    男杀女,红颜祸水,年轻女性被男性杀害的概率很大。男性殴打配偶,本质也是想控制自己的配偶,阻止与其他男性发生关系。

    当然,事物没有绝对,也存在其它情况,不同的进化心理机制,在不同的环境情境中激活,也是相当复杂的。

    战争。

    人类进化历程中,所有的战争都是男性结盟发起的,表面目的是为了杀害对面男性,实质是为了争夺资源,特别是女性资源是各个战争中认为性价比最好的资源。

    在某些条件下,当战争所能带来的收益大于部分个体死亡的损失,战争就会爆发,即使参战的个体内心都很恐惧。

    在对4000多种哺乳动物进行研究发现,只有人类和黑猩猩会对同类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因为形成战争的条件很苛刻,一是要能形成行动一致的团体,二是战争带来的收益必须远大于其造成的损失。

    战争能给参战者带来的繁殖收益远大于其生命冒险,因为在战前,他们都被必胜的光环包围着,他们都有百分百得胜归来的信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团结一致,勇敢杀敌。

    当然,残酷的战争永远不会给他们后悔的机会,经历过拼刺刀的士兵,已经从内心上改变了对战争的看法,如果你在战前就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你将不会从战争中得到任何收益,而你却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要求战前,参战者对死亡应该一无所知。

    三是战争中的个体收益与其贡献成正比。当参战者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时,他会选择逃跑、投降、叛变等行为来纠正自己的选择,这是个体进化机制决定的。

    但进化机制也决定了,当参战者所有人无法在战前确定谁会战死,谁会存活,参战者将会形成联盟作战,即使他可能会战死,这点很有意思。

    进一步研究表明,当战争中,男性战死数与捕获对方女性数相当时,战争收益就大于损失。

    同时,男性进化出了战斗评估机制,能根据环境和对方进行有效评估,选择是否采取攻击行为。例如,男性会经常在头脑中构建打架、战斗的情景,经常会对面前经过的男子进行评估等。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