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其他类型 -> 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七十二夜 习惯形成机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习惯。

    是指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或熟悉的场景)多次重复采用而形成的惯性意识和行为。

    与精神药物不同的是,习惯往往是人所采用的最适合(不一定最有利)自己生存和繁殖的行为,有利有弊,但总体利大于弊(只有个体认为好的行为和意识才会保留下来,个体之所以进化到现在是因为,个体的判断在关乎生存繁殖上大部分是对的),这也是为什么习惯被进化选择下来的原因。

    其次,习惯能根据环境变化和意识变化改变,精神药物却很难根据意识改变而改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往往是我们自己认为最舒服的,但客观的看,并不是最好的,这就好比从来没有吃过鱼的人不想吃鱼一样,虽然自己觉得没什么,但鱼肉的鲜美和丰富的营养是他无法收益到的。

    尝试改变往往能让人意识到原有习惯的弊端,并修正自己的习惯,这里有两个触发前提,一是客观环境变化,二是主观意识变化。

    我们强调的是主观意识变化是习惯变化最大的特点,因为客观变化不仅仅相于习惯,人的其他所有机制都会发生改变(环境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讨论)。

    主观意识配合客观环境作用于人的行为,因此,主观意识的强大也不能忽视,人与人的差别并不只是因为客观环境不同,主观意识往往才是起到根本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

    例如,每天晚上都到凌晨一点了,大脑却总是有一个声音告诉你,我还兴奋着呢,别睡,起来嗨,但是到了早上都要上班迟到了,大脑却有个声音告诉你,再睡一会,我现在还很困,虽然他自己很清楚,与环境相符的规律生活是多么重要,每天的充分睡眠多么重要(眼动阶段多是后几个小时),但大脑形成的习惯却认为这样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我们必须通过主观意识改变,晚睡晚起,早睡早起,总的睡眠时间一样但效果却完全不一样,这点所有人都有体会,因为人类进化机制决定,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都是从祖先生活环境进化而来。

    几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时间节律并没有多大变化,每天24小时还是那样,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习惯是适应环境节律的,是符合进化机制的,如果我们在保证睡眠时间的情况下,只是将睡觉时间调整一下,符合环境节律,这样的习惯改变虽然很艰难,但形成新习惯后带来的利益将远大于改变的苦痛。

    基因的作用。

    我们知道人的生存和成长是环境(主掌变化,不可预测)和基因(主掌遗传和变异,遗传是变异的基础,遗传实质上是将已有的环境适应机制传递到子代基因,好比适应良好的遗产,变异是为子代更好生存所冒的风险,好比为后代的未来收益下赌注,变异不适而灭亡的基因数不胜数,二八定律决定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环境的力量如此强大,迫使基因不得不时刻作出改变(变异是随机的,因为基因并不知道哪个方向的变异才是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

    遗传。

    科学研究总是能发现令人惊奇的事情,同卵双胞胎在出生后分别在不同的家庭成长,一生从未见过面,有的甚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洲生活,但当他们长大后相聚,他们各自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人格、价值观及兴趣等惊人的一致,甚至他们行为模式都完全一样(对待妻子的方式和表达行为,例如将喜爱的话语写成纸条贴在墙上,让对方看到,都喜爱喝同一牌子的啤酒,都爱养狗,狗的名字都一样等)。

    但科学研究继续深入下去却发现,在对大量同卵双胞胎研究后,相似性并不象以上那么极端,甚至有许多地方还有差异,科学研究证实,遗传确实存在相似性作用,但相对论告诉我们,遗传相似是在环境基础上产生的激活效应(也就是所谓的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因为环境没有激活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显现出来,当然隐性遗传在基因上具有隔代性,但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对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影响,而不是他们长的有多像),因为科学证实了,就算不是双胞胎,在同一天出生的不同个体,他们之间总能找出很多相同之处,但这些并不是遗传造成的,很多却都和共同的环境有关系。

    这个事实证明了,环境的作用往往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就是被环境选择出来的。当然相对论也告诉我们,遗传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遗传是前提(框架),当一个先天失明的个体,就算后天如何努力,只能改善,无法根本解决看不见的问题,环境则是雕琢调用遗传的潜力。

    铭印。

    鸟类会将出生第一眼看到的运动物体当作母亲,哪怕是一辆移动的汽车。

    人类新生儿虽然没有这么直白的依附现象,但科学研究证实,人类新生儿会对持续关注和互动者作出依附意识和行为,无论他(她)是否是自己亲生父母。

    人类依附行为相当复杂,新生儿会与对自己求助信号迅速回应的个体建立信任(自信),当这个人在周围时,他处在陌生环境中也不担心,会大胆探索未知事物,因为他知道旁边有一个人能对自己发生的帮助信号迅速回应,帮助自己脱离危险。

    与鸟类不同的是,如果这个人长时间不再对自己的求助信号作出反应,新生儿会改变对这个人的态度,即使这个人再次回到身边,新生儿也拒绝他的拥抱和关爱,这种机制为什么会进化?

    科学发现,新生儿的许多行为机制,我们成人都在使用,所以经常听人说,都这么大了还和孩子一样,实际上这是正常现象,这句话没有问题。

    新生儿就已经具备了辨别欺骗的能力,并努力使自己不再被骗,提高生存机率。所以,经常欺骗别人的人,不要以为自己的骗术多么高,实质上人类已经进化出相当高的辨别欺骗的机制,这是因为从祖先进化初期,欺骗就已经是一种相当稳定的进化策略,你的欺骗只要被识破一次,你们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就完结了。

    婴儿时期形成的依附经历,往往会影响到个体长大后的依附行为和意识)(人际关系的选择,朋友的定义,对生活认知等),但还是相对论的那句话,这仅仅是从个体自身得出的,环境因素才是最终因素,这也是为什么从小被抛弃,失去关爱的人不一定会在以后的人生中失败,环境对于个体是相当重要的。

    接触。

    科学实验证实,婴儿对经常接触他的个体产生较强的依附,并不是只为他提供食物的个体。

    科学家对刚出生不久的小猴进行实验,两个人造“母亲”,一个铁丝做成可以喂奶,一个身上有柔软的毛巾但不能喂奶,小猴只在吃奶时跑到铁丝那里,其他时间全部依附在毛巾母亲这里,当外出探索受到惊吓时,也是跑到毛巾这里寻求安全,进化机制让小猴在毛巾这里感觉到了温暖、皮毛的触觉让他更相信这个才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母亲。

    接触安慰本质就是通过碰触产生交互(如果一方不愿意接触,这种交互行为就不可能完成),使得双方或一方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心理社会侏儒症,当个体生活在没有关爱和接触的环境中,他的身体发育严重减缓,各项生理指标严重降低,从而产生身材瘦小的侏儒症状,即使他们的食物十分充沛。

    这种机制进化的原因是,食物虽然是关系到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关系生存的因素还有安全(安全包括很多,一般我们进化出的帮助、信任、友情等实质都是和安全相关的机制),当安全无法保障时,我们的进化机制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烦躁等心理,进而影响生理健康,这个机制就是提醒我们需要尽快寻找安全,是有利于生存的进化机制。

    成熟(成长)。

    当个体在一个可以稳定的环境中长大时,我们就可以对其成长进行范围预测,这是因为,在环境可控的前提下,基因决定了个体在什么年龄阶段发育什么,这里环境可控是指我们预测在未来个体生存的环境是稳定的。

    例如,在西印度群岛的婴儿每天会习惯性的接受按摩和身体锻炼,他们自立行走的时间就会比其他没有这方面锻炼的婴儿早(但再早也是有个时间段的,不可能刚出生就能行走),这就是环境差异(基因在环境的基础上作用),我们之所以能预测出这里的婴儿行走时间要早于其他地区,就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影响了婴儿行走发育。

    发育(成长)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人类发育不是简单的线性速度,还处在成长期的个体,总有那么几个时期生长迅速,而其他时期生长缓慢,个体发育的时间都不相同,有的个体在小学时期发育快,比别的小孩高一头,而到了初中发育反而变慢了,那些小学基本不长个的孩子,进入初中后开始快速长个,有的孩子幼儿园就开始换门牙了,有的小学三年级才开始换,这些都是在基因所控制的发育正常阶段范围,当你的孩子很晚还不会说话的时候请不要惊慌,只要在正常基因范围内,例如,爱因斯坦就是很晚才会说话的。

    当然相对的,当发育超出正常范围很多还没出现,那就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诊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