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其他类型 -> 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八十二夜 学习(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遗忘。

    遗忘也是进化保留下来的机制,其存在的意义是让记忆保持有效。

    如果没有遗忘,大脑没有容量应对更多的信息,这就好比宇宙循环规律,人吃饭也要排泄,如此重复,人白天活动晚上睡觉,如此重复,其间相互补充,类似波的形式。

    遗忘的类型:

    一是稍纵即逝。

    记忆会随时间消退,即使长期记忆,每次遗忘都有记忆留存,这也是对于长期记忆为什么复习十分重要的原因。

    记忆留存随着复习和回忆次数增加,形成长期记忆,遗忘往往在记忆后就发生,并且随时间进入平台期,也就是记忆后第一天遗忘最多,第二天其次,以后逐渐稳定。

    遗忘还有一个特别的区别,那就是直接关系到生存和繁殖的事物,往往很难遗忘,例如学会的生存技能、喜欢的异性、食物获得的方法和风险等。

    二是心不在焉。

    当你想不起来手机放哪了的时候,就是心不在焉,因为你放手机时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大脑只是潜意识放手机。

    三是干扰。

    学习或记忆的事物与大脑中已有的记忆越相近,干扰越大。

    大脑记忆的特点就是整体和特点,如果两个内容很相近,大脑只能将他们的区别配对记忆,这就好比原来两条腿走路,现在只有一条腿,当然变困难了。

    没有意义的内容产生干扰大,对于个体生存和繁殖没有意义的事物,进化机制决定了难以形成有效记忆。

    强烈的情绪会对正在经历的事物干扰大,比如我们愤怒时很难记住别人说的话。

    干扰有前摄和后摄区别,前摄干扰是旧记忆阻碍新记忆形成,例如,你已经熟练应用WORD,这时让你学习WPS你就会产生大量两者干扰记忆。

    后摄干扰是新信息阻碍旧记忆读取,例如以前开手动档车,然后你换自动档开了一年上,这时再让你开手动档你会忘记离合。

    干扰记忆造成我们对一个事物两头记忆清楚,中间却很容易忘记,因为中间部分即有前摄又有后摄。

    四是错误归因。

    这是因为记忆在使用时是需要从大脑中提取的,提取过程就是记忆重现过程,涉及记忆当时的环境中的要素有很多,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相关内容。

    当记忆重现时存在缺口,大脑会补缺,例如当人物记不清,大脑会综合判断补充,这时就有可能产生错误。

    对于抽象记忆也类似,当圆周率后的某一数字记不清时,大脑会补缺,因为大脑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和机能,对类似的内容进行分类存储。

    所以对于一个复杂的事物可能碎片化几十部分分别存储在不同部位,提取时再从这些地方重组,对于一些记忆不太清楚的内容,大脑会综合事物的最大概率逻辑补缺,这是我们大脑进化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相比大脑分类记忆更有效的生存,这点代价是必要的。

    实验证明,人类大脑是如此依赖最大概率客观逻辑补缺。

    给出一组词语,窗帘、窗框、窗纱、窗台、窗玻璃、炉子、壁炉、微风、百叶窗、阳光、窗外、房屋构造,让这些人过一小时回忆这些词语,他们大多数都认为窗户也在里面。

    有很多作曲人坚定认为自己是原创,没有剽窃别人作品,实际上,他以前听过别人的作品,并形成记忆,在自己创作时脑海里闪现出来这时因为记忆不清楚,根据最大概率逻辑补缺,这就成了自己的创作,实际上这些记忆都是错误的。

    不同个体因为认知、经历、价值观等差异,对同一情况的补缺也可能大不相同,例如上面作曲的,有的人就会怀疑这可能是借鉴了以前听过的旋律。

    第五易受暗示。

    暗示能够扭曲和创造记忆,这点对于心理侦破相当重要,谎言和实话,从来都是难度相当大的判断,随着时间、环境因素变化、个体利益、认知等都会发生变化。

    编码特异性原则。

    人所处调取环境与记忆编码形式越相近,记忆读取速度越快,相反则越慢。

    例如,在考试中全部都是你平时熟练的题型和内容,你就容易调取记忆配对,如果是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题型,你要从记忆中将对应知识配对到题目中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是进化机制决定的,因为我们祖先(包括其他动物)生存环境大部分事物都是不断重复的,这种机制能提高效率节约消耗。

    这也是为什么个体不希望自己生存环境经常变化的原因之一,因为新环境对自己生存繁殖是种未知风险,第二适应新环境需要花费比原来多的多能量和资源,很多事物需要重新记忆和配对,第三个体很少会在生存繁殖稳定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环境,几乎所有的改变都是因为生存和繁殖受到威胁的被动行为,或是外在环境逼迫的结果。

    但这种情况是以个体角度进化的机制结果(个体是自私的,这也是进化对整体来讲是盲目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从整体角度看,这种被迫适应不同环境是有益的,因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总是有个体在这种环境中生存,这种多样性保证整体生存繁殖普适性。

    思维和智能。

    思维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脑用来自感觉、情绪和记忆的信息创造和操控象概念、意象、图式和脚本这样的心理表征。

    概念是思维基本构建单位,这好比原子是化学反应基本粒子,化学反应不能分割原子,概念同样也是思维过程中基本粒子,所以认知水平与个体概念体量、结构、类型等密切相关。

    概念也是学习的基础,我们理解与掌握任何知识和技能都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

    其次,概念是个体心理的认知,不同个体对相同概念的认知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同样他们都认为是红色,但有的人认为是暗红色,有的认为是血红色,烫,有的人摸50度以上的杯子就觉得烫手,有的人80度以上才觉得烫手。

    概念是如此重要,个体通过概念认知环境和自身。

    一类概念(人工概念)是科学抽象总结的概念(公理、定理),这类概念精准和明确,所有人的认知基本没有差异。

    例如两点间线段最短(指三维空间,不考虑多维等其他我们目前还不普遍涉及的环境),惯性定律等。

    另一类概念是自然概念(我们生活过程中与环境交互产生的形象化概念),例如鸟,红色,疼、远近等,这类概念完全是由个体认知决定的,虽然总体上存在相似性,但巨大差异是这类概念的特点。

    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个体基因、生存环境和经历不同决定的。

    我们总是对自然概念(形象化)容易接受和理解,但对人工概念(抽象化)却多少有排斥的心理,因为从进化角度看,我们当前生存的环境很少作用到抽象化的人工概念,这种对我们生存繁殖影响不大的事物,进化机制是淘汰的。

    但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们发现,人工抽象概念才是真正决定人类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人类当前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建立在人工概念基础之上,例如量子理论、相对论、不确定性原理等。

    这些认知和技术推动了人类加速发展,电、计算机、***等的发明无一例外,这种间接影响生存繁殖的事物,还没有被进化机制筛选,但我们已经发现了这种进化趋势(科技碾压已经在人类多次战争中证实了)。

    日本侵华战争为什么一个只相当中国云南省面积的日本(云南省的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日本的总面积为377880平方公里,即37.78万平方公里),能和中国打十四年,要不是因为美苏支援,这场战争结果还不一定。

    本质就是科技碾压,人工抽象概念的力量可见一斑。科技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的种群发生战争,种群数量已经不是胜利参考的因素了。

    一支无人外星文明舰队,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灭绝地球所有生物,只要它的科技水平足够高。

    人工概念能让我们认知抽象的甚至我们无法接触的事物,我们人工概念越丰富,认知越完善,我们的认知也越接近本质。

    我们知道,人类认知抽象概念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能量,这与基因进化机制抵触,也就是说以一个正常人的角度考虑,只有傻子才会花费时间能量去认知与自身生存无关的事物,何况这些事物如此难以理解和认知。

    这也是为什么说基因进化机制存在盲目性,自私的基因总是站在个体自身的角度看待问题,例如当个体确定再过一百年会有一颗超级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灭绝性灾难,95%的个体都不会有太大的焦虑,因为一百年后自己早死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就是这个道理。

    但自私的基因无法认知,自己的这种自私行为却从整个环境上断送了他们种群的生存之路。

    你现在可以想想自己以及周围的人,是不是就是这样认知的呢?

    学校里不好好学习的个体,他们本质上就是这种认知,学习这些人工概念和我生存繁殖有什么关系?浪费我的时间和脑细胞,学到的都是无用的垃圾,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如果没有突发性环境变化的话,这种机制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因为进化筛选器作用时间很长,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人的基因最终会被那些擅长抽象思维的基因淘汰,战争就是其中的一种淘汰方式。这个规则整个宇宙文明都适用。

    意象和认知地图。

    人类虽然进化出能精确描述事物和过程的语言,但语言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完全精确的表达真实事物,这也是为什么文学作品在不同个体读来有不同的认知,虽然总体上认知是相似的,但毕竟不能达到百分之百传递真实事物。

    意象就是人总是习惯以形象化概念记忆事物和过程,认知地图是当需要调取记忆时,人会从记忆的形象(意象)画面(地图)去回忆、确认,这种进化机制的好处就是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真实可靠(大多数情况下)。

    认知地图是由个体决定的,通过实验,科学家发现不同洲的学生在描绘地图时,都是将自己所在的洲放在地图中心,再将其他洲和洋周围排列。

    虽然他们描绘的地图形式不一样,但他们绘制的地图都是正确的,为什么学生们要将自己所在的洲放在地图中心呢?

    这还是进化机制决定的,因为从个体角度看,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环境关系最密切,在中国生活的人,美洲是什么样的其实对他而言关系不大,因为最多也就是出国旅游能去上几次而已,但自己生活的国家关系就大多了,特别是自己所在的城市。

    我们所有的记忆实质上都与我们生存繁殖有关系,我们为了获得资源、配偶等不得不反复确定记忆和做出选择,有些选择很容易,但有些却十分困难,困难的选择是因为我们能确定的信息和环境太少造成的。

    无论个体有多大的本事和能量,他都存在这种困难选择,因为我们的环境就是不确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基因变异没有目的和方向的原因。

    认知差异决定人与人的差异,但也受到环境影响,例如,在一个贪官满天,奸商遍地的社会,只有符合投机倒把、阿谀奉承、颠倒黑白的个体才能顺利通过筛选,生存的更好,而那些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正直善良的个体都被淘汰。

    存在就是合理的,但这种存在是以牺牲种群长远生存为代价的,这样的社会不会有正能量,不会有科学技术,不会有对抗外来虎狼的战斗力。

    但这种社会之所以存在,还是进化机制决定的,我们知道,进化没有方向和目的,有的进化进入了正确方向就能长久生存发展下去,有的进化进入了错误的方向虽然一时半会死不了,但迟早会被其他种群淘汰,这个时间长点的几百年,短的可能只有几十年。

    进化如此盲目,如果我们不幸正好是那个错误的进化怎么办?

    我们知道,进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就算是一个烂透了的社会,它也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不同方向的变异,我们之所以没有发觉不同的变异是因为,它们都还在萌芽状态就被淘汰掉了,在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环境下,任何变异都是无效的。

    但问题是,一旦外部环境发生突变,将会产生灾难性后果。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主动开放环境、与可能多的环境相互竞争,这时,原来环境的筛选机制就会失效,因为不同方向变异都会有自己能够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如此多类变异增加了种群适应不同环境变化的能力,加大了种群生存的可能性。

    当这个社会不再是当官的一手遮天、不再是一花独放、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桥、不再是只笑不哭,不再是草民永远启动不了弹劾,创新也就成了必然,这个社会注定走向强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