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其他类型 -> 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134夜 你知道的是需要你知道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如果告诉你,一个微信用户平均每天要刷30到40次朋友圈时,这个数字是否让你小小惊讶了一下?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看世界的一个虚拟窗口。这个窗口展现的世界,是一个个“发送”按钮所分享出来的信息。

    分享者是我们的朋友、同事、同学、亲人、恋人,还有那些素未谋面、但同样维持着交流关系的陌生人。

    不得不认清的是,分享的世界并不代表真实的世界,而是人们更愿意分享自己开心快乐的一面,尤其在朋友圈里。

    这也就是说,通过朋友圈,甚至于网络你无法全面了解事物的真相,你知道的是需要你知道的,这个世界远比你知道的复杂的多。

    网络给予了女性更广阔的平台,女性在开心时的分享意愿,远高于男性,从基因角度和进化机制看,女性分享从过去的口耳相传演化到现在的全网传递,个体的力量被放大了。

    然而对于多数人来说,积极在社交网络和你互动的,并非最亲密对象,甚至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人们将现实中的不满和憋屈,通过网络进行发泄,超过七成智能手机用户,会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信息。

    中国是全世界社交网络分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事实上的确如此。

    调查结果显示,76.2%的调查者称会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信息。另有21%表示自己基本不分享,主要看别人分享的内容,仅有2.8%既不分享、也不看。

    在愿意分享的用户中,约四分之三将朋友圈作为自己分享时的首选平台。“刷刷刷刷,刷我的朋友圈”,不难看出,以熟人关系为主、私密性更强的朋友圈已经是国内最核心的社交分享网络。

    那些自己基本不分享、主要看别人分享,以及既不分享也不看的用户中,男性群体占比均远高于女性。前者的男性占比约60%,后者的男性占比则接近75%。

    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位哈佛大学学者发现的有趣数据,克拉耶·皮斯科尔斯基(Mikolaj Piskorski)发现,人们在社交网络上浏览的照片有三分之二都是女性照片。

    “男性最喜欢浏览他们不认识的女性的照片,其次是他们认识的女性的照片。而女性喜欢浏览他们认识的其他女性的照片。”也许,正是庞大的“围观需求”,激发了女性更愿分享的动力。

    超越80/20法则:每天分享的重度智能手机用户,占比三分之一

    在分享的频率上,平均每天发3条及以上的活跃分享者约占10%。另有23.1%的用户每天发1到2条,两者之和,即每天会分享至少一条的用户,占比约三分之一。

    如果将刷朋友圈和分享朋友圈的频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若刷的次数多,一些用户看到更多的是那些分享活跃者所展现的世界,这些人可能只占朋友中的10%到20%。

    活跃的分享者有哪些特点?

    对比发现,他们有这样一些特征:爱相同内容分享多个平台,他们可能既活跃在朋友圈中,也活跃在微博;这些人乐于尝试更多内容形式的分享,比如视频;活跃的特性也让他们有更多因兴趣认识的朋友与自己互动;此外,在分享工作相关信息方面,频率也高于其他人。

    歌曲和视频也是用户会分享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视频分享的占比还有更高的上升潜力。

    其它应用信息和商家红包优惠在分享中的占比并不高,相比过去可能还出现了下滑。

    这说明,用户在社交网络信息分享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克制和信息自净能力。

    另外,工作相关信息的占比也达到了12%。这和微信承载了部分用户职场关系链相关,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用户在这里分享工作内容的需求和动机。

    大城市用户使用信息过滤和屏蔽的比例,远高于三四线。相比其它年龄用户,70后群体更担心自己分享多,会引发好友反感。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70后也是更爱分享文章的群体,约50%的70后经常分享文章,而经常分享自己心情和生活状态的70后,占比只有36.8%。这一点和低于其年龄段的群体产生了明显差异。

    若对比国内主流的三家社交网络,也可以发现一些差异。微信朋友圈:80后用户、用户更易在开心时分享、分享工作相关信息、怕分享多引人反感、因工作认识的人和自己互动较多,这些方面的用户占比都要高于QQ空间和新浪微博。

    QQ空间:00后用户、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生活状态、分享没人互动会失落、同学和自己互动较多,这些方面的用户占比高于朋友圈和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90后用户、易在无聊时分享、经常分享有价值或有趣的文章、不同平台发不同内容、因兴趣认识的人和自己互动较多,这些方面的用户占比要高于朋友圈和QQ空间。

    总体上,不同的社交网络逐渐形成了能代表各自风格的用户分享特点。

    总结:社交网络世界是一个过滤后的世界,它并不能带给我们客观认知事物的环境,如果一个人过于沉迷其中,反而会影响他评估和观察真实世界的能力。

    传播学里有一个词语叫“拟态环境”,这是美国学者李普曼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概念,用来解释人们所看到的信息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而是经过了大众媒体的重新选择、加工和组合。

    如今,在社交网络上,人们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大众媒体,而是一个个经过个人和个人的好友们选择和加工后,分享出来的信息。这些分享反映了不同人的趣味、性格和利益动机。

    我们仿佛把信息的选择权重新交到了我们自己手里,但与此同时,我们又陷入了另一个经过选择和加工的“拟态环境”。这个环境依旧和现实环境有着距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