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其他类型 -> 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164夜 量子理论之天才想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但丁的三维球面只是个在梦中的直觉,爱因斯坦的三维球面有数学形式,并遵循理论方程,二者的作用不同。但丁深深地打动我们,触及我们感情的源头。爱因斯坦开辟了通向宇宙未解之谜的道路。但二者都堪称人类头脑所能达到的最美妙、最有意义的成就。

    让我们回到1917年,爱因斯坦正试着把三维球面的想法放进方程里,他在这儿遇到了一个问题。他认为宇宙是静止不变的,但他的方程告诉他不可能如此。这理解起来并不难,万物相互吸引,因此对有限宇宙而言不坍缩的唯一方式就是膨胀:就如不让足球落地的唯一办 法就是往上踢。要么上升,要么下落——不可能待在空中不动。 但爱因斯坦并不相信他自己的方程告诉他的东西。他甚至犯了个物理上的愚蠢错误(他没有意识到他在寻找的解答是不稳定的),只是为了避免承认其理论的预言:宇宙要么在收缩,要么在膨胀。

    他修改了方程,试图避免膨胀的含义,正因如此他把Λgab 这一项加入了上面的方程里。但这也是个错误,加进来的项是正确的,却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方程预言宇宙必然在膨胀。爱因斯坦缺少足够的勇气去相信他自己的方程。几年以后,爱因斯坦不得不放弃。

    天文学家认识到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宇宙就如方程预言的那样在膨胀。一百四十亿年前,宇宙被压缩为一个极其炙热的点,在一次巨大的“宇宙”爆炸中它由此膨胀。在这儿“宇宙”一词并不是修 辞上的用法,而是真真切切的宇宙爆炸。这就是“大爆炸”。

    如今我们知道膨胀真实存在。爱因斯坦方程所预见的情景的确切证据出现在1964年,两名美国射电天文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意外地发现,弥漫在宇宙中的辐射正是早期宇宙巨大热量的残留物。理论再次被证明是正确的,即使是其最不可思议的预言。

    自从我们发现地球是圆的,像个陀螺一样疯狂旋转,我们领悟到实在并不是它看起来的那样:每次我们瞥见一个新的面向,就有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又一层幕布滑落。但爱因斯坦完成的飞跃是前所未有的:时空就是场;世界只由场和粒子构成;空间与时间并不是有 别于自然的其他东西,它们也是场。

    广义相对论是一块坚实的宝石,它由爱因斯坦一人综合过往的理论构思而成,是关于引力、空间和时间简洁而自洽的理论。

    量子力学,或者说量子理论,与之相反,是经过四分之一世纪漫长的酝酿,由许多科学家做出贡献、进行实验才最终形成的;量子力学在实验上取得了无可比拟的成功,带来了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例如我正用于写作的电脑);但即使它已经诞生了一个多世纪,还仍然因其晦涩难懂而不被大众理解。

    本章会阐述这门奇特的物理学理论,讲述理论的形成以及它所揭示的实在的三个面向:分立性、不确定性与关联性。

    又是爱因斯坦准确地说,量子力学诞生于1900年,但实际上是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缜密思考才得来的。 1900年,马克思·普朗克(Max Planck)尝试计算热平衡态的箱子中电磁波的数量。为了得到能重现实验结果的公式,他最终使用了一个看似没有多大意义的小技巧:他假设电场的能量是以“量子”分配的,也就是一小包一小包的能量。他假定每包能量的大小取决于电磁波的频 率(也就是颜色),对于频率为ν的波,每个量子或者说每个波包的能量为:

    E=hν 这个公式就是量子力学的起点;h是个新的常数,今天我们称之为普朗克常数,它决定了频率为ν的辐射每包有多少能量。常数h决定了一切量子现象的尺度。 能量是一包一包的这一观点与当时人们的认知截然不同,人们认为能量会以连续的方式变化,把能量看作一份一份的毫无道理。

    例如,钟摆的能量决定了它摆动的幅度,钟摆只以特定的振幅振动而不以其他振幅振动,这看起来毫无理由。对马克思·普朗克来说,把能量看作有限大小的波包只是个奇怪的技巧,碰巧对计算有用——也就是可以重现实验室的测量 结果——至于原因他却完全不明所以。

    五年以后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又是他——理解了普朗克的能量包实际上真的存在。这是他在1905年寄给《物理学年鉴》的三篇文章中第三篇的主题,这是量子理论真正的诞生之日。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论证说光确实是由小的颗粒,即光的粒子组成的。他考察了一个已经被观测过的现象:光电效应。有些物质在被光照射时会产生微弱的电流,也就是说,有光照射时它们会发射出电子。

    例如,如今我们会在门上的光电感应器中用到这些物质,我们靠近时,传感器会检测是否有光。这并不奇怪,因为光具有能量(比如它会让我们感到温暖),它的能量使电子从原子里“跳出去”,是它推了电子一把。 但有一点很奇怪:如果光的强度很小,也就是光很微弱,那么现象不会发生;如果光的强度够大,也就是光很亮,那么现象就会出现。这听起来合情合理吧?可事实并非如此。

    观测结果是,只有当光的频率很高时,现象才会出现,如果频率很低就不会。也就是说,现象是否发生取决于光的颜色(频率)而非其强度(能量)。用通常的物理学无法解释这一点。

    爱因斯坦使用了普朗克的能量包的概念,其中能量大小取决于频率,他还意识到如果这些能量包真实存在,就可以对现象做出解释。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想象光以能量微粒的形式出现,如果击中电子的单一微粒具有很大能量,电子就会被推出原子。根据普朗克的假 说,如果每个微粒的能量由频率决定,那么只有频率足够高时现象才会出现,也就是说,需要单个微粒的能量足够大,而不是总能量。

    就像下冰雹的时候,你的车是否会被砸出凹痕不取决于冰雹的总量,而是由单个冰雹的大小决定的。也许会有很多冰雹,但如果所有冰雹都很小,也不会对车造成什么损坏。同样,即使光很强——实际上是有很多光包——可是单个光微粒太小,也就是光的频率太低的 话,电子也不会从原子中被激发出来。这就解释了为何是颜色而非强度决定了光电效应是否会发生。经过这样的简单推理,爱因斯坦赢得了诺贝尔奖。

    只要有人想通了这点,其他人再理解起来就不难了,难的是第一个想通这点的人。今天我们把这些能量包称为“光子”,得名于光的希腊文φωζ。光子是光的微粒,光的量子。爱因斯坦在文章中写道: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假设光的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有关黑体辐射,荧光,紫外线产生阴极射线,以及其他一些有关光的产生和转化的现象。

    根据这个假设,从点光源发射出的一束光线的能量,并不会在越来越广的空间中连续分布,而是由有限数目的“能量量子”组成,它们在空间中点状分布,作为能量发射和吸收的最小单元,能量量子不可再分。 这些简洁明了的语句标志着量子力学真正的诞生。

    注意开头的“在我看来”,这让人回想起法拉第或牛顿的犹豫不决,以及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前几页的不确定。真正的天才清楚他所迈出的这一步之重要,所以总是会犹豫……

    爱因斯坦在1905年完成的关于布朗运动的工作(第一章中讨论的)和光量子的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联系。首先,爱因斯坦找到了原子假说的实例,也就是物质的分立结构。

    其次,他把这一假说运用到光学:光一定也存在分立结构。起初,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由光子组成的观念被他的同事视为年轻人的任性。人人都称赞他的相对论,但认为光子的概念十分古怪。彼时科学家才刚被说服光是电磁场中的波,它怎么可能是由微粒构成的呢?在一封写给德国**的信中,当时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们推荐爱因斯坦,认为他应该在柏林获得教授席位。信中写道,这个年轻人极其睿智,即使他犯了点错误,比如光子的概念,也“可以被原谅”。

    几年以后,还是这些同事为他颁发了诺贝尔奖,恰恰是因为他们理解了光子的存在。光照在物体表面就像是非常小的冰雹一样。要理解光如何可以同时是电磁波和一群光子,需要建构全部量子力学。但这个理论的第一块基石已然奠定:在一切物体,包括光之中,存在着基本的分立性。

    尼尔斯、维尔纳与保罗如果普朗克是量子理论的生父的话,爱因斯坦就是给予它生命与滋养的人。但就像小孩一样,量子理论后来走上了自己的道路,爱因斯坦也不再承认这是他自己的理论。 在20世纪的前二十年,是尼尔斯·玻尔(Dane Niels Bohr)引领了理论的发展。玻尔研究了在世纪之交时人们开始探索的原子结构。实验表明,原子就像个小型太阳系:质量都集中 在中心很重的原子核上,很轻的电子环绕它运动,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转。然而这个模型却无法解释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物质是有颜色的。

    盐是白色的,胡椒是黑色的,辣椒是红色的,为什么呢?研究原子发射的光,很明显物质都有特定的颜色。由于颜色是光的频率,光由物质以特定的频率发射。描绘特定物质频率的集合被称为这种物质的“光谱”,光谱就是不同颜色光线的集合,其中特定物质发出的光会 被分解(比如被棱镜分解)。

    在世纪之交时,很多实验室研究了许多物质的光谱并进行分类,但没人知道如何解释为何不同物质有这样或那样的光谱。是什么决定了这些线条的颜色呢?

    颜色是法拉第力线振动的速度,它由发射光的电荷的振动决定,这些电荷就是原子内运动的电子。因此,通过研究光谱,我们可以搞清楚电子如何绕原子核运动。反过来讲,通过计算环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的频率,我们可以预言每种原子的光谱。说起来简单,但操作上 没人做得到。

    实际上,整件事看起来都很不可思议,因为在牛顿力学中,电子能够以任何速度环绕原子核运动,因此可以发射任何频率的光。那么为何原子发射的光不包含所有的颜色,而只包括特定的几种颜色呢?为什么原子的光谱不是颜色的连续谱,而只是几条分离的 线?用专业术语来说,为何是“分立的”而非连续的?

    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似乎都无法找到答案。玻尔通过一个奇怪的假设找到了一种试探性的解决办法。他意识到如果假定原子内电子 的能量只能是特定量子化的值——就像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假设的光量子的能量是特定的值,那么一切就都可以解释了。

    关键之处又是分立性,但这次不是光的能量,而是原子中电子的 能量。分立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这一点开始清晰起来。

    玻尔假设电子只能在离原子核特定的距离处存在,也就是只能在特定的轨道上,其尺度由普朗克常数h决定。电子可以在能量允许的情况下从一个轨道“跳跃”到另一个轨道,这就 是著名的“量子跃迁”。电子在这些轨道运动的频率决定了发出的光的频率。

    由于电子只能处于特定的轨道,因此只能发射特定频率的光。 这些假说描述了玻尔的“原子模型”,它在2013年迎来了百年纪念。通过这些假设(古怪 但十分简洁),玻尔计算了所有原子的光谱,甚至准确预言了尚未被观测到的光谱。这一简单模型在实验上取得的成功十分令人惊讶。 这些假设中一定包含着某些真理,即使它们与当时关于物质和动力学的概念全都背道而驰。

    但为什么只能有特定的轨道呢?说电子“跃迁”是什么意思呢? 在玻尔的哥本哈根研究所,20世纪最年轻卓越的头脑汇聚一堂,尝试给原子世界中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造成的混乱赋予秩序,并建构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

    研究进行得十分艰难,旷日持久,直到一个年轻的德国人找到了开启量子世界奥秘之门的钥匙。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写出量子力学的方程时年仅二十五岁,和爱因斯坦写出那三篇重要的文章时是同样的年纪。他基于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想法写出了方程。

    一天晚上,他在哥本哈根物理研究所后面的公园里突然找到了灵感。年轻的海森堡在公园里边散步边沉思。那儿的光线真的很暗,要知道我们可是在1925年,只是偶尔有盏路灯投下昏暗的灯光,光圈被大片的黑暗分隔开。

    突然间,海森堡看见有个人经过。实际上他并没有看到那个人走过:他看到那个人在灯光下出现,然后消失在黑暗中,接着又在另一盏灯下再次出现,然后又消失在黑暗中。就这样一直从一个光圈到另一个光圈,最终彻底消失在夜色里。海森堡想到,“很明显”,这个人并没有真的消失和重现,他可以很容易地在脑海中重构这个人在两盏路灯之间的轨迹。毕竟人是个真实的物体,又大又重,这样的物体不会出现又消失…… 啊!这些又大又重的真实物体不会消失又重现……但电子呢?他脑海中闪过一道光。像电子这样小的物体为何也要如此呢?如果电子可以消失又出现,会如何呢?如果这就是神秘 的量子跃迁呢?它看起来很像是原子光谱结构的基础。如果在两次相互作用之间,电子真的不在任何地方呢?

    如果电子只有在进行相互作用、与其他物体碰撞时才出现呢?如果在两次相互作用之间,电子并没有确定的位置呢?如果始终具有确定的位置,是只有足够大的物体才需要满足的条件呢?就像黑暗里的那个路人一样,如幽灵般经过,然后消失于夜色中。

    只有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才会认真对待如此荒诞的想法,你必须得是二十多岁,才有可能相信这些想法会成为解释世界的理论。也许你必须要这般年轻,才能比别人先一步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的深层结构。爱因斯坦领悟到时间并非对所有人来说都以相同的方式流逝,那时他 才二十多岁,海森堡在哥本哈根的那个夜晚时也是如此。也许,在三十岁之后仍然相信你的 直觉并不是个好主意。 海森堡极其兴奋地回到家,立刻投入计算中。过了一会儿,他得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理论:在对粒子运动进行基本描述时,并不能描述粒子在任意时刻的位置,而只能描述它在某些瞬间的位置——粒子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那些瞬间。

    这就是量子力学的第二块基石,其最难理解的要点是事物之间相关性的那一面。电子不是始终存在,而是在发生相互作用时才存在,它们在与其他东西碰撞时才突然出现。从一个轨道到另一个轨道的量子跃迁实际上是它们真实的存在方式:电子就是从一个相互作用到另 一个相互作用跃迁的集合。当没有东西扰动它时,电子不存在于任何地方。海森堡写出了数字表格(矩阵),而不是电子的位置和速度。他把数字表格进行乘除运算,来代表电子可能的相互作用。就像魔术师的算盘一样,计算结果与观察到的现象精确对应。这就是量子力学 的第一组基本方程,这些方程从此开始不停地计算。看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但直到现在它们还未失算过。 最终,又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接棒了海森堡开创的工作,接手了新理论,并建立完整的形式与数学框架:这个人就是英国人保罗·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他被认为是继爱因斯坦后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尽管达到了很高的科学成就,但与爱因斯坦相比,狄拉克还是鲜为人知。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科学极其抽象,另一方面是由于他的性格让人感到窘迫。狄拉克在人前沉默寡言,非常拘谨,不善表达情感,经常认不出熟人,甚至没法正常交谈,或是无法理解非常简单的问题——他看起来真的有些孤僻,或者说属于孤僻的类型。

    有一次演讲时,一个同事对他说:“我不太理解那个公式。”短暂的沉默后,狄拉克若无其事地继续演讲。主持人打断了他,询问他是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狄拉克感到很吃惊,回答说:“问题?什么问题?我的同事只是做了个陈述。”他给人一种卖弄学问的感觉,但这并非傲慢:他能够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自然奥秘,却无法明白语言的隐含意思,无法理解非字面的用法,把任何话都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

    然而在他手中,量子力学从杂乱无章的灵感、不完整的计算、模糊的形而上学讨论、奏效却让人费解的方程,变成了一个完美的体 系:优雅简洁,并且极其优美。优美,但极其抽象。 尊敬的玻尔谈到他时这样说:“在所有的物理学家中,狄拉克有着最纯净的灵魂。”

    如今,我们把一个变量可以取的特定值的集合称为这个变量的“谱”,类比元素发出的光分解后的光谱——这一现象最初的表现形式。

    例如,电子环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半径只能取玻尔假定的特定值,形成了“半径谱”。 理论也提供了信息,告诉我们在下一次相互作用中谱可以取哪些值,但只能以概率的形式。我们无法确切知道电子会在哪里出现,但我们可以计算它出现在这里或那里的概率。这 与牛顿理论相比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在牛顿理论中,原则上我们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

    量子力学把概率带入了事物演化的核心。这种不确定性是量子力学的第三块基石:人们发现概率在原子层面起作用。如果我们拥有关于初始数据的充分信息,牛顿物理学就可以对未来进行精准的预测,然而在量子力学中,即使我们能够进行计算,也只能计算出事件的概率。这种微小尺度上决定论的缺失是大自然的本质。电子不是由大自然决定向左还是向右运动,它是随机的。

    宏观世界表面上的决定论只是由于微观世界的随机性基本上会相互抵消,只余微小的涨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无法察觉到。 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允许我们做两件事情。首先是计算一个物理量可以取哪些值,这被称为“计算物理量的取值范围”;它体现了事物的分立性。当一个物体(如原子、电磁场、分 子、钟摆、石头、星星等)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时,能计算出的是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物理量可以取的值(相关性)。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允许我们做的第二件事是,计算一个物理量的某个值在下一次相互作用中出现的概率,这被称作“计算跃迁的振幅”。概率体现了理论的第三个特征:不确定性。理论不会给出唯一的预测,而是给出概率。

    这就是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它是一种计算物理量取值范围的方法,也是计算某个值在一次相互作用中出现概率的方法。就像这样,两次相互作用之间发生了什么,理论并没有提及,它根本不存在。我们可以把在某个位置找到电子或任何其他粒子的概率想象成一块弥散的云,云越厚,发现粒子的概率就越大。有时把这种云想象成真实存在会很有用。例如,表示环绕原子核的电子的云可以告诉我们,当我们观测时电子更有可能出现在哪儿。

    理论的效果很快就被证明极其出色。如今我们能制造电脑,拥有先进的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使用激光和半导体,这些都要归功于量子力学。有那么几十年时间,对物理学家来说好 像天天都是圣诞节:每个新问题都可以通过量子力学的方程得到答案,并且答案总是正确 的。这样的例子举一个就足够了。 我们周围的东西由上千种不同物质组成。

    在19世纪和20世纪期间,化学家们明白了所有这些不同的物质都只是少量(少于一百种)简单元素的结合:氢、氦、氧等,一直到铀。

    门捷列夫把这些元素按照顺序(根据重量)排列在著名的元素周期表中,这张表贴在许多教室的墙上,总结了组成世界的元素的属性——不仅包括地球上,也包括整个宇宙中的所有星系。为何是这些特定的元素呢?什么可以解释表格的周期性结构呢?为什么每种元素有特定的属性,而不是其他属性呢?为什么有些元素很容易结合在一起,而另一些元素就不那么容易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