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其他类型 -> 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五十夜 遗传和进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神经科学从两个维度进行研究,一是遗传,二是进化。

    进化心理学中其实已经包括了遗传,这里之所以将遗传和进化分开,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进化。

    实际上,遗传中有进化,进化中有遗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遗传也就不存在变异,没有变异也就不存在遗传。

    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角度而已。

    遗传是如何制造出让进化得以奏效的分子机制?

    《物种起源》最初因为与上帝造人相背而倍受指责,但大量事实证明了进化论的正确性,这与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并最终得到科学界广泛认可如出一辙。

    例如达尔文在书中明确表示,他在沿海生物收集时发现,各种不同的生物竞能如此巧妙的适应生存环境,它们就好比精密的机器严丝合缝,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同时,也发现同一物种个体存在差异,例如有的鸟喙比其他同类大的多等等。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选择在夜里睡觉,而不象猫和其他夜行动物一样在白天睡觉?

    为什么夜里睡觉的行为机制进化了?

    因为遗传。

    达尔文所在年代还无法知道遗传是如何作用于生物的,尽管他正确的提出了进化的本质。

    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相同的蓝图(遗传特质DNA),这决定了我们后天无法改变的特质,例如身高、肤色、气质等。

    好比对同一突发事件,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应激机制一样:恐高症的个体,在高桥上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在平地上与他人无异。

    这也证实了,我们不能通过后天学习改变一切。

    当然,后天的学习、经历作用极其重要,这里并不是贬低后天个体与环境交互的作用,要知道,遗传必须要以个体后天生存环境和行为基础上表现出来。

    一个营养不良的个体,即使有最好的遗传基因,也无法有所作为,我们需要明确,遗传因素只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一方面,它不会单独起作用,而是与个体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

    双胞胎一个身患癌症,另一个却正常死亡,一个胆小怕事,另一个却胆大心细等,这些都证实,遗传并不能单独起作用。

    染色体是由一条长长的双螺旋DNA分子链盘卷而成,DNA是一种非常适合记录遗传信息的分子。

    基因则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它是构成遗传指令的单词,编码在DNA分子的独立片断之中,每一个基因可以独立发出指令合成一种蛋白质。

    个体之间的基因并不完全相同,基因不是最小的遗传特质,基因是由更小的分子核苷酸组成,核苷酸只有四种分子形式,一个基因则由成百上千的核苷酸组成。

    机体中存在成千上万种基因相互协作,生成满足机体活动的蛋白质,基因在染色体上依次排列,基因如何影响机体的生理和心理呢?

    通过生成特定的蛋白质。

    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基因排序,产生的蛋白质也有差别,不同的蛋白质会对个体心理和生理造成影响,这就是遗传能起作用的根本原因(身高、肤色、气质等)。

    人类染色体共46条,其中有2条(成对)性染色体,分别是X,Y染色体,因为女性性染色体中不含Y。

    女性性染色体只能是XX,男性是XY,成对性是因为人类繁殖时染色体会随机分裂,母亲和父亲各提供23条染色体组成子代染色体,母亲的一对性染色体XX,只能提供X,父亲的一对性染色体XY,决定了后代的性别,机率各50%。

    科学研究证实,除了人类基本遗传最小分子是核苷酸,其他所有基于遗传的生物最小遗传分子都是核苷酸,并且都是相同的四种核苷酸分子(分子式一样),生命起源同宗也就被证实了。

    核苷酸以不同的排列方式构建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以特定的排列构成不同的物种,并以此蓝图决定各个物种的遗传和进化。

    就人类而言,生理上的遗传容易理解和证实,那么心理上的呢?

    例如我们的智力、人格、恐惧、理解、性倾向等,我们每百人中就有一人受到精神分裂的影响,精神分裂就是受到多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基因都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

    基因产生的遗传或是病症虽然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基因要起作用必须要和个体生存环境共同作用。

    例如,唐氏综合症(第21对染色体多出一条,不能成对,总数不再是23对,而是23对1条),就是这多出的一条,造成病人智力和身体受到很大损害,这是基因方面造成个体损害的病症。

    但现代科学证实,唐氏综合症患者通过科学训练和自我信心恢复,能够改善生存能力(照顾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甚至获得个体独立性),所以,我们不能唯基因决定论,环境的作用相当重要。

    在理解了遗传作用的本质后,我们再来看人类基因组计划,科学研究已经完全检测人类基因排序,理论上,与克隆羊多利一样实现人类克隆,人类基因克隆却因为道德和伦理上无法实施(当然,不排除一些机构隐密性的实验)。

    现代科学技术可以达到在实验室完成基因序列重组,排除潜在病症基因,定向设置相对优秀的基因,例如智力高、性格开朗、高个子大眼睛等。

    在单细胞分裂前进行重新排序,有一定风险,如果细胞分裂数量太多时,一是实验工作量大,再就是容易产生差错。

    这样做违背了自然选择规律,人为干预产生的后果难以估计,这也是为什么这种医学成果没有大规模实施的根本原因。

    行为机制的传递系统有神经系统(应激快)和内分泌系统(应激慢)。

    这两种系统都是依靠化学特质传递,这对我们研究和理解心理、行为的产生十分重要。

    化学物质是如此关键,是我们心理和行为产生的桥梁和纽带,例如前面提到的毒品作用及酒精作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