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其他类型 -> 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184夜 疫情启示录(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03年4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官员在会上宣称“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尽管钟南山会前已经被告知“不要讲太多”,但他还是忍不住开口反对:“什么叫现在已经控制?根本就没有控制!目前病原都还没搞清楚,你怎么控制它?”

    钟南山不傻,他知道这样说话意味着什么。

    他事后透露,发布会前,他在父亲的坟前站了很久,最后下定决心说真话。

    因为他坚信“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当时全国疫情都在蔓延,我们所的医生都倒了20个了,实在不能扯淡。”

    “非典是疫情,社会上的谣言和恐慌则是另一场疫情。现在回头看,后者的破坏力更大。”他质疑新药上市不规范,在政协医卫界会议上发问:

    “我临床45年,有的药我都叫不出名字,这么多新药是怎么出来的?同一种药能有十几到几十个名字,往往是一个药品改个名,摇身一变,就成了新药,‘身价’立刻飙升。这些批号是怎么拿到的?这些问题到底谁来把关?”

    他看不惯有些人空谈,在广东两会上开怼:“现在大家的发言,8分钟是肯定和表扬,2分钟是自我表扬,最后一分钟提点问题,而且还鼓掌,我一直想,鼓什么掌呢?”

    他坚持对公共事件的发声,在论坛上批评广州的空气污染:“无论是有病还是没病,50岁以上广州人的肺都是黑色的!”

    八九年前,人们还不知道PM2.5为何物,他就多次呼吁检测公布PM2.5数值,并提出“灰霾与肺癌有极大的关系。”

    当时***跟他论战,说他蹭雾霾的热点,夸大雾霾的危害。钟南山有理有据地回应了他。

    两年后,世界卫生组织把雾霾列为一级致癌物,完全印证了钟南山的观点。因为屡次发表质疑观点,钟南山一度获封“炮王”。

    他自己说:“我老有一种感觉,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老觉得不管走到哪儿,自己都不太受欢迎。”

    但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心做一个耿直科学家,不要乖乖听话,但求无愧于心。因为“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极偶尔的时候,钟南山也会错。

    2009年5月,他有次对媒体自我检讨:“昨天我说甲型流感与普通流感的病死率相似,应该是说错了。确切的数据应该是普通流感的病死率是百分之零点多,而甲型流感是百分之一点多,其病死率要高于普通流感。”

    那时,他已经是极受推崇的大神,但他依然保持冷静,严谨遵守科学精神,发现错了,就主动站出来,自己打脸。比起那些明知错了还讳莫如深、咬牙嘴硬的专家,的确是高出很多。

    钟南山说:我接触过许多真正有学问的人,他们敢于肯定自己,也敢于否定自己。对的东西,他敢坚持。但经过实践发现是错的,他也敢否定。否定自己有时比肯定自己还要难。

    我要按照事实来说话。一旦事实证明我错了,我就要纠正过来。“错了,就要承认并改正。”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品质。

    但我们成年人,因为虚荣,因为利益,因为各种各样的复杂心理,往往很难做到。只是,出了错,又不认,那谈何改变,谈何进步?

    毫无疑问,一个愿意认错的科学家,才会是一个好的科学家。仔细看钟南山的采访,你会发现他有个口头禅:“我实事求是地讲”。

    每次他预估自己的话不太中听,就会沉吟一下,说“我实事求是地讲……”后面一定是一堆大实话。

    他严格秉承一个科学家的高贵品质:客观,诚实,有一说一。包括这次在武汉。在他开口之前,我们对疫情所知甚少。

    很多重要信息,都是钟南山第一个告诉我们的:明确此病人传人。医护人员有感染。没事尽量不要去武汉……

    这个84岁的老人,不但医术高超,更敢讲真话。同事说,她妈本来有点为疫情恐慌,但昨天在电视里看到钟南山,就跟她爸说:看到钟南山,我心里就踏实了。她爸说:我也是。

    老百姓不会太多溢美之词,这句“看到你,我心里就踏实”,就是最大的赞美和信任。

    而钟先生,也配得上这赞美,这信任。

    点评: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全国为了抗击新冠肺炎,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这一场疫情战争中,暴露了很多以前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武汉医生李文亮,作为早期发现疫情的吹哨人,他的预警没有受到重视,反而被认为是谣言,收到了公安局的训诰,后来疫情爆发,**无法再进行掩盖,迫不得已接受了事实。

    可是这个时候李文亮医生已经感染了新冠肺炎接受治疗,遗憾的是,二月初李文亮医生因抢救无效死亡,群众们无不悲痛万分。作为一个30来岁的青壮男子,免疫系统应该足以对抗新冠病毒,但是他却没有挺过来,是什么造成了他免疫低下?这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敢于吹哨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说实话在当今社会已经是难得可贵的品质,这样的人太少了,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说假话,阿谀奉承拍马屁,因为这些都是领导喜欢听的,而那些敢于面对强权说出真相,违背领导意志的人,往往没有好结果,李文亮医生走好,愿天堂没有强权,没有委屈。

    就在李文亮抢救无效去世的消息持续发酵后,中央督察组前往武汉市彻查李文亮医生事件,这无疑是高层意识到了,如果不能给群众一个真相,那将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事情。

    而同样的,许多官员们在疫情战争的特殊时刻,还继续沿用着以前官本位的思想,他们戴着口罩、背着手,前往基层去督察防疫工作,他们动动嘴皮子呼来喝去,显示着自己的官威,测试着下属的顺从,身旁的办公室主任也不失时机地拿起照相机,捕捉领导“作为”的图片,以便回去在新闻媒体上大肆报道一番。

    这样的领导太多了,正如新华社批评的一样,我们去督察防疫工作,不但没有完善基层实际性的工作,还增加了基层的压力,动动皮子就能够防止病毒的蔓延和传播吗?这是多么愚昧的官本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下属的原因往往是没有按时填报表格……

    他们不是冲着病毒防疫去的,是排查出那些刺头和不听话的,以便在以后迫害他们,而这些官老爷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病毒怕的不是他的官威,而是消毒剂、口罩、防护服……这些东西官老爷动动嘴皮子是变不出来的,你去指导防疫工作,明明看到下面没有这些紧缺的防疫物品,却对他们的无奈严厉斥责?好比你用枪杆子顶在士兵的后脑勺上,让他勇敢地冲锋杀敌,却不给一枪一弹,士兵两手空空,你让他如何杀敌?

    战争和和平是统一而辩证的两面,我们一味强调和平,却忽视了真金必须要用火炼,长期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没有经历过疫情的洗礼和残酷现实的筛选,他们根本意识不到什么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东西,没错,那就是要说真话、做实事、以科学为指向。

    自然法则让渺小的人类再一次认识到了,不能用官本位主义那一套去打仗,否则你会死的很惨。这种动动嘴皮子,将所有的责任和压力全部甩到下一级,是很多领导的惯用手法,因为这样做可以撇清自己的责任,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者责任事故,下面具体干工作的这些就成为了替罪羊,而领导只需要一句话:我不清楚这件事,全部是由某某人办理的,就能将责任摆脱的干干净净。

    好处全是领导的,责任全是下属的,所以人们挤破脑袋想要当官,甚至踩着他人的头往上爬,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只要当上领导,自己不但能够荣华富贵,更能鸡犬升天,因为权责对等失效,所以责任根本没有。

    作为一个具有科学认知的人,肯定会发现这里面的问题,利益如此之大,而风险却几乎为零,这样的事物在自然界根本不会存在,但它确实在我们的官场中存在,为了维持这种状态,敢于说实话、做实事、触及上级利益的人已经被消灭了。因为真相往往是领导不愿意让人知道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告栏里头从来不涉及财务内容,事业编制的单位有很多创收企业,下属的一些企业机构,每年创收上来的资金从来不会公示,为什么他不敢公示?

    光明无法照亮的地方,必将被黑暗占据。

    而下面普通职工的权利几乎没有,但是他们身上担负的责任却是巨大的,有风险的活儿都是由他们具体去干的,最终收益全部上交到了领导的手里,一旦东窗事发,下面的职工就成了背锅侠。

    举一个例子,领导让不懂防雷工程和审核的人员去验收,尽管他向领导表明了自己对这项专业性的工作没有任何经验,但领导执意让他去,最终在合格书上签字,也就是说你只要去转一圈,在那张纸上签上字,你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我们知道防雷装置在建筑物上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在南方雷雨天气比较多的地方,一旦建筑物的防雷出现了问题,轻的是人民群众财产的损失,严重点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也就是说,这项工作其实与消防与医疗与食品安全同等重要,是需要专业化的审查工作,但领导却有他的算盘,一旦真的发生了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找具体签字的人呀,我又不知道,又不是我去检查的,我们有人去检查呀,就是那个法律专业的年轻人,没有接触过防雷工作的,对,就是他,对防雷一窍不通的那个人。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了,这就是典型的领导用枪指着下属的后脑勺,让他去跟敌人拼刺刀,而这个下属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手里空空如也,这不是战士,这是待宰的羔羊,而这只待宰的羔羊,他的心里也是绝望的。

    是不是和前面的呼应上了?领导背着手,戴着口罩到基层视察防疫工作,动动嘴皮子,对下属呼来喝去,让他们下军令状,不能有一个疫情,可是你动完嘴皮子,两手一背转身就走了,下属怎么办?下属也用两张嘴皮子对病毒说,你们都给我滚开,不要来传染我这个区域里的人?

    这只羊死了,后面还有千千万万只羊顶上来,只需要再动动嘴皮子,办公室主任就会起草好新的任命文件,而领导继续逍遥自在,高,实在是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