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今书网 -> 其他类型 -> 猫头鹰的万花筒

第四十八夜 概率的因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对于概率的基本概念,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对于影响概率的因素却没有多少人深入思考。

    因为影响因素众多,才会出现不确定,那我们怎么来研究和表述这种客观现象呢?

    概率由此而生,当所有因素都已知并且可控,概率就是100%,当影响因素已知很少或不可控,概率就不确定,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当影响因素已知并范围可控,我们就能估算出发生某一结果的可能性,所以影响概率有两个指标,一是相关因素,二是因素的可控性。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总有种以前在哪发生过同样的事,或是在一栋楼上百住户中,总有那么几个人碰到的概率很高。甚至上班碰到,下班碰到,晚上出门散步还碰到,而总有部分人几乎总是碰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上面的例子很容易理解,我们来分析一下,先看影响因素,分为已知和未知两部分,已知部分占全部影响因素比重越大,我们对事物发展结果认知也越深刻,出门碰到谁,已知因素有时间、地点(出门行走方向和路线)、生活规律习惯(影响出门时间)、出门次数(频率)、滞留时间(楼下聊天等)。

    当你生活规律与某人相似,你们出门频数、滞留时间都较长、习惯在同一区域活动,你们就有很大概率碰到,相反,则很少。

    可能还有些未知因素,比如偶发性的出门、偶发事情等。

    再看因素可控性。以上分析的已知因素在范围内可控,因为有规律可循,比如深夜2点到凌晨6点出门的可能性小于1%,上下班和晚饭后出门概率大于60%等。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思考的本质:

    与自然界正态分布一样,概率分布也类似,大部分概率介于可认知和可测范围,极少部分位于两端,即100%确定和100%无法确定(不能给定概率范围)。

    我们只讨论中间部分概率。

    只有尽可能多认知影响因素和可控范围,才能越接近客观概率,才能更好的认知客观世界。才能领先群体中的其他个体。

    例如狙击手在1000米外击中固定靶心的概率就是可测的和可控的,但并不能保证100%,优秀的射手可以接近,但都有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值。优秀射手之所以能更好的控制自己击中目标的概率就是因为他能最大限度认知影响命中因素及各因素的变化规律在击发时的情况,这也是他比普通射手厉害的根本原因。

    熟能生巧就是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客观环境交互,不断纠偏控制发生概率的行为。如果影响因素不确定,因素范围不可控就没有熟能生巧的可能,例如赌博不可能熟能生巧,除了作弊。

    科学认知事物越深刻,就会发现宇宙万物都有其规律,有的是确定性的,有的是不确定性的,有的是概率性的。

    回到日常生活中,概率认知同样具备实用性,比如科学安排每天的生活计划,从每天看就是影响因素确定,从长期来看,就是因素范围可控,这样长期下来你就极有可能达到自己预期结果(概率可测)。

    总之,当你预期达到某一结果时,你就要科学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情况,并且努力认知、分析这些因素,将这些因素尽量可控(产生有序必然消耗能量),以上都有效发生,结果必然在意料之中。反之,如果你不期望某一结果时,就要减少产生坏结果的因素,从根源上杜绝它,如果无法杜绝或无法可控,则要分散结果可能性,减少风险。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